“西岭雪山杯”中国西部暨四川省第四届体育舞蹈公开赛昨晚结束。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的38支队、730名运动员,参赛人数和比赛设项均创历次大赛最高纪录。不过,这种盛况带来的并非全是喜悦,参加本次比赛的不少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国体育舞蹈必须尽快结束目前的混乱局面,纳入规范化管理,否则我们只能永远游离于世界高水平体育舞蹈的殿堂之外。
中国体育舞蹈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甫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舞迷,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不过,管理上的混乱使这项运动在中国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前景并不乐观。
多头管理是制约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文化、体育甚至教育部门都介入管理,反而使得比赛缺乏统一的组织,裁判、教练队伍鱼龙混杂,这些都极大阻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据四川省体育舞蹈协会秘书长纪景川介绍,很多机构实际上并不具备举办公开比赛的资格,然而各种名目的赛事仍层出不穷。这些比赛往往水平低下,但获得证书却很容易。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发出3000多枚体育舞蹈冠军金牌,数字十分惊人。选手疲于参赛,没有更多精力钻研技术,以致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很多比赛沦为了组织者赚钱的工具。部分组织者明目张胆地以回扣等方式拉人参赛,参赛学员数量多的教练甚至可以担任裁判,比赛的公正性可想而知。体育总局针对类似情况出台了一些规定,例如要求所有参加全国性比赛的选手必须注册,但这些规定并不能遏止越来越泛滥的歪风邪气。
据了解,体育舞蹈已被列入全国体育大会的比赛项目。明年的第10届省运会也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时体育舞蹈也正在积极争取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从该项目的普及和参与情况看,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我国的体育舞蹈选手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有所建树,规范对体育舞蹈这项运动的管理将是迫在眉睫的事。本报记者肖竹
专家视点
裁判打分全凭感觉
本次比赛副裁判长、国家级裁判宋新生认为,减少裁判环节人为因素,量化评分标准是完成体育舞蹈向竞技体育过渡的重要标志。
他说:“评分规则要量化,就是说每个动作该得多少分都应有一套明确的规则。体操比赛中,如果两名裁判的评分超过0.5甚至0.2分都必须作出说明,因为每个失误的扣罚标准都是固定的,裁判的人为因素可以降到最低。然而体育舞蹈就不可能做到,选手得分多少全凭裁判的个人感觉,这样显得非常不规范,也不利于这项运动的发展。”本报记者肖竹
中国舞者缺少气质
本次比赛裁判员、昆明大学体育系教授田应娟告诉我们,“要用心灵去舞蹈。”
田应娟认为,中国体育舞蹈爱好者很多,这项运动也十分普及,但高水平选手却十分缺乏。“体育舞蹈是舶来品,它本身代表着特定的民族文化,这是中国选手很难达到国外选手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选手往往跳得出形,却跳不出神!”她说。
体育舞蹈需要舞者必须具备高贵典雅的气质,但很多中国选手在这方面却十分欠缺。田应娟说:“国外很多优秀选手把舞蹈看作自己的生命,我希望我们的选手也能真正用心灵去体验,把个人的气质、性格融进舞蹈中,而不是为跳舞而跳舞。”本报记者肖竹
说你说我
婆婆多了难出头
□肖竹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典故形容我国体育舞蹈的现状十分贴切。婆婆众多,彼此掣肘的情况已严重影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同一项运动,体育部门要管、文化部门要管,甚至基本扯不上关系的教育部门也要管,这么多婆婆,到底听谁的?中国有巨大的体育舞蹈市场,这里面的经济利益是吸引众多婆婆的主要原因。举办赛事的报名费,服装、鞋子、音乐等相关产品也都有很大利润。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小贩一年内仅在一个赛场销售的比赛用鞋就达7000多双,可见此间利益之大。
正因如此,很多人不愿放弃这块肥肉也就不难理解了。为吸引选手参赛,一些单位不惜采用各种手段,给回扣者有之,滥发证书者有之,甚至以考试加分作为诱饵的也有之。舞蹈乃是美的运动,优秀舞者带给人们的是心灵的震撼。而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比赛中,又有多少能让人感动?上梁不正下梁歪,在不少选手中还存在着行贿、作弊乃至因竞争导致斗殴的情况,这些都极大损害了这项运动的形象与声誉。
目前,中国选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日益拉大,婆婆们却仍自娱自乐地批发金牌。中国体育舞蹈要发展,婆婆多了可不行。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体育舞蹈”,共找到
70,04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