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姚明》票房要命! 一场只卖三张票(图) |
|
|
SPORTS.SOHU.COM 2005年7月15日11:27
汉网—武汉晚报
|
|
纪录片《挑战者姚明》昨日亮相江城,然而票房成绩并不理想。以华纳影城为例,15:50放映的一场,总共只卖出了三张电影票。
记者走进空空荡荡的电影院,里面坐着三个观众,其中两个是军事经济学院的学生,他们说学校刚刚放假,准备晚上坐车回家,得知有姚明的纪录片上映,特意赶来看看。
后排坐着一名女性观众,这位马小姐笑着说:“前两天我还上街想淘这盘碟子,结果说片子还没到。今天上午翻报纸才知道电影已经上映了,生怕看的人多买不着票,中午提前3个小时就买了票。结果一进场把我吓一跳,差点成了为我准备的专场。”她表示自己很喜欢姚明这个人,恰巧平时又对纪录片情有独钟,这次能看到《挑战者姚明》算得上一举两得。
一位影城负责人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挑战者姚明》引进的速度太快,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任何的宣传。“如果能像《指环王》、《星战前传》那样大力度宣传的话,效果绝对不一样。”而影片题材也是制约票房的另一个因素,由于本身是纪录片,只有喜爱篮球和姚明的球迷,才可能掏钱看电影。而各影院仓卒上阵,第一天最多也只排出两场放映场次,也同样影响了票房。
姚明解说《挑战者》
“我还没完整看过呢”记者:请谈谈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吧。姚明:这应该是一部比较轻松的电影,没有剧本,也不需要我表演什么,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跟着拍,然后剪辑就行了。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在两年前影片进行后期制作时看过一遍,当时的制作人员告诉我,看到的仅仅是整部影片中90%的内容,剩下的还没有做好,另外那10%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拍了些什么。记者:那你这次回国正好可以从头到尾看一遍了。姚明:你觉得我敢去电影院看吗?我想也许到秀水转转买一张盗版回家看还比较现实。
“拍人物传记片,还不够格”
记者:我看到一篇美国报纸的评论说,你是最年轻的体育传记片的主人公,当初电影公司找到你时没有顾虑吗?姚明:说实话我感觉自己现在的年龄和资历还没到拍人物传记电影的地步,毕竟我还很年轻,在我看来,只有烈士或者是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人物才应该享受这个待遇。所以我最初的意愿是不拍,但是他们告诉我,拍这样一部电影是为了留下一段记忆,多年以后会因为有这样一部作品的存在而始终鲜活,于是我被打动了。记者:那你以后还会参与更多电影的拍摄吗?姚明:当演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明星都是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才有今天的成绩的,我不具备那个素质。
“穿上火箭队服 ,挑战从此开始”
记者:这部电影是以你的翻译潘克伦的视点切入的,用他的话外音将整部影片穿了起来,你们俩关于这部影片都聊了些什么?姚明:我们聊的最多的是片名,我跟他说,这部片子应该以潘克伦的名字来命名,因为我印象中他出镜的次数比我还多。记者:影片中记录了你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投中三分球,第一次到超市买东西,第一次接受电疗,第一次开上属于自己的车……对于你自己来说,新秀赛季最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姚明:最难忘的“第一次”是走进休斯顿火箭的场地,穿上火箭队的队服,那一刻我感觉路已经踩在脚下,挑战开始了。
海外票房不佳
《挑战者姚明》于今年4月15日在美国休斯顿、丹佛等极少数城市的十几家影院上映,票房不佳,首周票房仅为28723美元,美国MPAA的统计数据显示,这部影片在美国的总票房仅为33345美元。
美中不足
这部影片是英文原版,中文字幕。影片把姚明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人所说的汉语,全部配上了英文的画外音,而出现在画面上的中文字幕,也并非姚明等人的原话,而是将英文的画外音翻译成了中文。汉译英、英译汉的这一番捣腾,让中国观众看起来,着实有些晕。
(本报记者 陈开 叶凤 李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