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战胜荷兰女排,终于迎来了在2005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的首场胜利。获胜固然令人欣喜,但从比赛进程看,中国女排取胜的背后则仍然存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首发变阵惹人疑 及时调整补错漏
或许是因为今年在前三次与荷兰的交锋中,中国女排都取得了胜利,并且众所周知荷兰女排的实力在参加总决赛的六支球队中属于偏弱的,总而言之本场比赛主教练陈忠和对首发阵容做了调整,在副攻方面排出了马蕴雯与张萍的配置,但这个搭配在比赛初段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二、三号位的战术变化球根本没有打出来,而杨昊在场上的表现也显得不太兴奋,因此中国女排在比分和场面上与荷兰队相比始终处于下风。在比赛进行到8-14后,陈忠和果断做出调整,用王一梅换下杨昊、刘亚男换下马蕴雯。此次调整在随后的比赛中证明了其正确性,尽管王一梅在场上并未有太突出发挥,但杨昊在前两局“充分”休息后,在比赛后段发挥了明显作用,而刘亚男出场后就再未离场,并且她也是今天比赛中中国队发挥最好的球员之一。
对于出场阵容,陈忠和从5月底建队出战精英赛开始到目前,基本都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阵容配置基础上进行微调。主攻方面两位小将王一梅和楚金玲轮换,副攻马蕴雯和张萍争夺一个位置。由于年轻球员起伏较大,并且这几名球员(年轻的老将张萍除外)在技术上都有明显欠缺,因此就要求主教练陈忠和必须根据球员当时的状态来确定首发,而不是一味固定死首发,今天的比赛可以说首发阵容是有点问题,但好在可以做出及时调整才未酿出大祸。
心态已成女排顽疾 气质决定胜负走向
无论是从瑞士精英赛被意大利和巴西逆转,还是在大奖赛预赛(惨败意大利)、总决赛接连输球,现在的中国女排让人感觉到极度缺乏当初老女排那种每球必争的拼搏心态和舍我其谁的王者气质。在预赛八连胜后,再遭三连败,中国女排在今天比赛的初段表现出的是心理压力极大,即使面对实力平平的荷兰也抱着一种想赢怕输的想法,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第一局整局以及第二局初段中国队会打得如此之闷了。总决赛首战对阵古巴时,在大好开局情况下被逆转是因为在局部出现小起伏时缺乏必胜的心态和顽强的抗压能力,次战惨败意大利则是缺乏斗志,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像意大利女排学习。面对如此密集的赛程,哪支球队都会在某一场的某一段时间内有低谷,该如何快速调整度过难关则是强队与弱队之间差距的根本,而往往在比赛的胜负转折点,气质和心态甚至比技术更重要。
拦网能力需加强 位置混乱要改善
无论是输给意大利还是本场比赛对阵荷兰队的前半段,面对身材高大的欧洲球队,中国队在网上的防守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到第二局比赛结束后,中国女排在拦网上竟然没有拿到一分,而第三局前两次也只是对方吊球时我们抓住机会拦到得分。由于欧美选手的身形高大,因此就要求中国队必须在起跳时机的把握上更为精确才可以形成有效拦网。与意大利比赛时,中国女排可以说毫无拦网,直接将后场暴露在对手面前,而对阵荷兰,我们虽然有起跳,但多数时间都是打手或出界或漏球,总之无法形成直接威慑。在与荷兰队进行到比赛后段才稍稍有所改善,但起伏如此之大也正说明了中国队现在已经不能将自己划在强队行列,必须要拼对手才行。除拦网之外,本场比赛还有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必须要指出,就是球员之间的站位位置问题,其实在大奖赛预赛阶段中国队就已经暴露出了这个问题,面对对手的吊球,中国队屡屡出现后排无人接球的情况,而今天与荷兰队更甚的是不但出现空当,有时还出现位置重叠,自己球员抢到一起造成失误的情况,作为强队类似情况其实绝对是不应该发生的。
不需核心球员 却需关键人物
对于是否确立核心球员的问题,争议性一直比较大。与欧美球队依靠个人的发挥不同,中国女排打得是集体和战术配合,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认为确立核心球员并不是明智之举。不过从近期比赛来看,或许是核心球员不需确立,但关键人物却是必不可少的。就如今天与荷兰队的比赛,若不是第二局楚金玲的几次关键性发球扭转了中国队的颓势,谁敢保证女排姑娘们不会继续沉沦。在球队处于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一支球队必须要依靠一位可以顶住压力,通过自己的出色发挥将全队带动起来的关键人物出现,或许这不是一个固定的人选,但主教练陈忠和必须要在平时训练中根据球员个人的气质品性来确定和树立两、三名类似的关键性人物才行。击败实力平平的荷兰队取得总决赛首胜对明天迎战另一支劲旅巴西队自然是有益无害,但对于处于调整期的中国女排来说取得一场胜利并不足喜,毕竟前方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也很艰辛。(搜狐体育 驴儿)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女排”,共找到
2,586,21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