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自从小品《卖拐》在春晚上大获成功,其编剧何庆魁又创作了系列小品之后,一时间赵本山塑造的“大忽悠”形象深入人心。
而在赵本山入主辽足担任董事长前前后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个“大忽悠”代言人的身影,时不时会跳出来发挥一些可想而知的功用。
职业联赛开始以来,一直靠卖球员养家的辽足俱乐部从来就没少过经济纠纷,薪金低并难以兑现是大部分辽足球员每年都会递交转会申请的重要原因。一名队中主力就曾告诉记者:“其实俱乐部穷我们也不是不知道,我们也提过少个三五十万的,可是这都不能满足还能留下来吗?”除了缺钱之外,辽足俱乐部的整体环境不好,本报记者也在队长肇俊哲口中得到了证实:“去年有些事情的确让我们太伤心了!”而一名已经远走他乡的前辽足主力更是直言不讳:“只要能离开辽足这个地方,去哪里都好!”但是经济上的窘迫在赵本山入主辽足后就不再是问题了。“双料博士”张曙光告诉记者:“辽足俱乐部今年的预算花销为2000万元人民币,如果中誉汽车1500万元的冠名费及时到位,加上辽足背后广告、主场经营等收入,辽足今年完全可以解决温饱。”而对于目前辽足俱乐部引来的投资,他将功劳全部都归到了赵本山身上,在中誉集团的赞助汽车到位的那一天,张曙光表示:“这一切都是因为赵本山的明星效应,是他吸引了这些投资商将资金投入到我们俱乐部来!”加上赵本山的影视学校为训练基地,辽足俱乐部的经济压力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不过,当初承诺以影视学校为有形资产、明星效应以无形资产向俱乐部投资的赵本山,并没有甘于这笔买卖到此为止。原本被视为投资的本山影视学校的在建足球场摇身一变成了辽足俱乐部租用基地,虽然张曙光执意表示:“这是为了表示感谢而进行的小小回报”,但事实上辽足俱乐部已与赵本山签下协议,将每年支付300万人民币的租金,并必须终止与万林基地的合作。
一个背景需要交代,当初由于拿到特批权,赵本山仅以8000万投资拿下了专家称高达7个亿的土地后,才发现这块地太大了。再者由于特批公文上标注该土地只能用于教育,而使这块土地一直荒废,沈阳政府为此也下文通知如果再不动工使用将被勒令收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本山找到了徐明向对方表示自己所面临的投资窘境,资本运作高手徐明几乎没有用多少时间就把手指向了同在一张饭桌的张曙光:“你可以去帮帮辽足……”很快,赵本山将拿出1000万人民币在这块土地上兴建足球场用于辽足俱乐部训练的“投资策略”,并以此为赵本山向辽足俱乐部进行的投资凭证宣告出台。按辽足俱乐部与赵本山的“回报”额度来看,不用四年这笔投资就会收回来,而旁人不知的是这笔投资的回报还不仅限于这笔小小的租金。
辽足俱乐部投资在海南省海口市那座近百亩的桂林洋足球训练基地,由于仅每年冬训时投入使用而长期闲置,已经成了辽足的又一心病,并随时促发另一挠头的官司。赵本山再次以“互助互利”的形式获得了这个基地的旅游度假及影视拍摄的开发权,虽然这需要赵本山的又一次投资,然而可想而知回报自然也是丰厚的。
身为辽足董事长,赵本山在面对记者关于辽足此前的经济纠纷时,却令人吃惊地爆出“这都是我上任前的事儿,他们也找不到我头上来”的态度。至于今后是否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赵本山又是语出惊人:“徐明是我多年的老哥们儿,如果我有困难他不会看着不管!”在这出从酒桌上开始进行的足球合作的进程来看,赵本山将从徐明那里学到一个极为重要并霸气十足的观点:我不需要足球,是足球需要我这样的人!
■行为艺术
一个极有可能的推测是,精明的张海在事发前与徐明“并肩作战”的“革命岁月”中,已经为未来作好了协议,而这也正好符合对辽足觊觎已久的徐明的利益。在张海出事后,徐明实际已经取得了辽足的控制权。
利用自己的神通广大,出让一部分股份给赵本山,聘请其出任董事长(董事长并不一定是第一大股东),利用赵本山的明星光环,不但可以带来明显的商业利益,更可以通过赵本山来制造烟幕弹,转移公众视线,消除张海给辽足带来的负面效应,使辽足更彻底地脱离与张海的干系。
■聊辽赵董
辽足上本山!
用一句“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老词儿来解释目前的辽足俱乐部,倒还有几分贴切———徐明再次扮演“足球大鳄”,赵本山不过是干他的老本行———演小品或者唱戏。
关于“实德系”这个名词,起源于2001年徐明花五分钟的时间买下四川全兴俱乐部,从此就成为了中国足坛最重要的,至少是极重要的一个概念。随之,中国足球也在实德系的阴影下,散发出一切与霸道相关的异味。
如今已经被“张海系”搞臭过的辽足俱乐部,再一次面临新的丑闻———徐明在近一段时间对辽足俱乐部、对赵本山表现出的特殊关注,已然使早就身负重债内忧外患的辽足俱乐部,再一次被裹挟入舆论的漩涡。假如说辽足俱乐部的事情只算个体的话,实德系在中国足坛的极度扩张,无疑会使中国足球在泥淖里越陷越深。
高调介入,是赵本山与徐明在这次辽足故事中统一的标签。除了“大忽悠”与“身”俱来的明星效应之外,不能被忽视的当然是这次“徐氏大动作”的策划出台过程与其最终目的。
徐明无声无息地搭上一个平台,“人民艺术家”赵本山亮相,各行其事两不相阻,何况本山大叔一出场聚光灯都跟着跑,“足球革命派大佬”徐明身上需要扛的东西就少了许多。
如果我们的记忆没有出错,按理说辽足俱乐部还算是中国率先进行职业化改造,并初具职业化雏形的俱乐部,然而自从一职业化辽足就再没有“嚣张”过,现在留给中国足坛的无非有二:一是靠球员养俱乐部的不堪往事(其实如今也在延续),一是四面楚歌八方讨债的尴尬现实(并在暗流中日益加重)。
赵本山的出现,未必就不能给辽足一些积极的影响,只不过掺合上徐明,这出戏唱得再热闹亦逃不过这样一个结局:“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
本报特派记者孙晓筠沈阳、大连报道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赵本山”,共找到
1,561,62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