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象棋协会主席纳格勒告诉记者,他到中国喜欢在公园里和棋迷切磋棋艺。图为纳格勒在本次世锦赛比赛中。特派记者施绍宗摄本报巴黎数码传真
说德国选手对象棋痴迷一点也不夸张,从本届世界象棋锦标赛报到那天开始,德国棋手每晚都聚在下榻的酒店大堂里互相下棋拆棋,乐此不疲。他们在比赛时更加认真,比赛结束后还非常精细地复盘,这股痴迷劲实在让人惊叹。
曾获得5届德国总冠军的德国象棋协会主席纳格勒是德国棋手中的佼佼者,今天拆棋时他还在为自己在第一轮比赛中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输给对手而“愤愤不平”,这让本报记者记起1999年在上海举行的第6届象棋世锦赛上有趣的一幕。当时,德国派了9名棋手参赛。这9名德国棋手都对中国象棋十分迷恋,其中,纳格勒更是爱上了象棋。在开幕式当晚,组委会组织了一场擂台赛,参赛棋手可以向中国的特级大师或大师攻擂。纳格勒要攻的是一名中国女子大师,结果他在中局时被捉死了1个大子,丢子后的纳格勒尽管走子准确,但已是败局难逃。只见纳格勒满脸通红,点头表示认输,然后气鼓鼓地离开了赛场。
谈起往事,纳格勒笑了,他说:“我一到中国就喜欢到公园下棋,大家围在一起下棋让我感到很亲近,很多中国人看到有个‘大鼻子’在下棋,围过来看的人就越来越多。如果中国人输了,他们就特别生气,我自己下赢了当然很高兴,我下象棋就是为了赢。”
像纳格勒一样,德国棋手大多都是国际象棋高手,而且一般学历都很高,其中有博士、原子物理学家、医生、警察等,而最知名的要属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许普纳,不过他现在因为年龄原因已经很少参赛了。自从迷上象棋后,纳格勒现在已几乎不再下国际象棋了。今年象棋世锦赛的比赛地点是跟德国距离很近的巴黎,作为德国象棋协会主席,纳格勒派了由7个人组成的队伍前来参赛(欧美国家的非华裔选手不受人数限制,但计算团体成绩时只以其中两人的成绩作准),德国棋手都为获得参赛资格而努力,有些棋手还特意在德国邀请来自中国的象棋业余高手作指导。
德国的象棋水平在世界上不算强,在上届世锦赛中,德国队只名列团体榜尾。但要知道,在欧美所有的参赛队伍中,只有德国队和芬兰队这两支队伍全部由非华裔棋手组成,或者可以说,象棋的推广在这两个国家取得了最大成效,在其他西方国家,象棋的推广还是局限在华裔人中,而只有真正让象棋走进非华裔人中才算是向世界推广成功。
在现有条件下,德国象棋的发展势头已经算很好,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德国的象棋联赛已经进行了10年,而中国的象棋联赛今年才进入第3个年头。
据纳格勒介绍,经过10年的发展,德国的象棋联赛如今已形成一个稳定的模式。现在,德国的象棋联赛每赛季有4站比赛,这4站联赛分别在德国的4个大城市举行,以今年为例,第一站在有“博览会城市”之称的汉诺威(从第一届开始,德国的象棋联赛的首轮比赛就一直在这里进行),比赛场地设在一个越南人的寺庙里;第2站在纽伦堡举行;第3站和第4站分别在威斯巴登和汉堡举行。每站比赛为6轮瑞士积分编排制,星期六和星期日各赛3轮,每轮比赛双方一小时包干,使用的是国际比赛通用的“亚洲规则”。德国没有专业或职业棋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棋手参加比赛没有薪水,甚至连路费都要自己掏,所以他们的联赛并不像中国的联赛那样正规和专业,德国的象棋联赛不强制棋手全程参加,棋手可以选择参加距离自己城市比较近的比赛。每站比赛的参赛人数虽然不到30人,但要获得德国冠军这个头衔却并非易事。以棋手成绩最好的两站比赛的积分进行排名,前6名的棋手获得参加在马哥德堡进行的“全德个人总冠军赛”的资格,比赛为5轮单循环制,第一小时30步,而后加30分钟包干;而其余的棋手可以参加于同时同地举行的“马哥德堡半球杯”比赛。
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对待象棋也是如此,他们似乎要看清每一路变化才会走一步,因此,德国棋手下棋通常比较慢,因此德国人在与亚洲棋手对阵时经常因陷入时间危机而失败。德国棋手中的最高水平大概相当于中国地方的强二级。德国人对局面理解较慢,他们的中局实力较强,但是布局和残局都比较弱。而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没有英文象棋书,再加上语言障碍,德国棋手水平的提高大受影响。其他国家的非华裔棋手也遇到这一难题,对此,世界象棋联合会虽然早就知道,但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解决这一难题,这令人感到遗憾。特派记者施绍宗本报巴黎8月1日电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德国”,共找到
29,856,88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