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宋青云报道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韩国棋院最近完成试行版本1.0的排名程序,发布了棋手等级分排名。该排名只发布前50名,按照该排名,李昌镐、李世石、崔哲瀚分列前三位。
棋手等级分制是中国1997年最先开始试行,每年发布四次,日本则一直以棋战排名来制定上游棋手排名。韩国这次推出的排名制度不仅了却了棋迷的心愿,在围棋体育化和记录的多样化、提高棋迷关注度等方面都带来推动效果。
韩国棋院的等级分计算方法很复杂,把基本分数(预选赛4分、本赛25分)和胜利分数(预选赛1分、本赛5分)及四强奖励分数(冠军250分、亚军125分、四强60分)加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乘以“棋战重要度”和“棋战认定率”。“棋战重要度”是在各个棋战的预算总额上减去举办费用,以出战棋手能获得的实质奖金总额为标准,把所有棋战分10个阶段细分了重要度。“棋战认定率”则是考虑到各个棋战的参加棋手人数不同,制定的一个比率。如所有棋手都参加的世界棋战的成绩算做100%,不进行国内预赛的非韩国主办的比赛成绩则只反映65%-80%,新锐及女流棋战等限制型棋战则反映所得分数的40%。
在这样算出的成绩上,胜利时再追加对方总分数的0.1%,即为最终排名分数。也就是说,战胜排名靠前的棋手,获得的分数也更多。
为了防止某位棋手在特定时间取得好成绩,排名上升过高的弊端,韩国棋院排名上还引进了“折旧”概念。即最近100天内的成绩反映100%,此后每30天折旧10%,1年之后不在排名上反映。
中韩天元战、中韩新人王战等比赛虽然视作正式比赛,但其分数将不算入排名分数。农心杯、围棋联赛等团体比赛则不反映四强奖励分数,农心杯韩国国内预选赛,进入第5轮就视作进入了本赛。
制定该排名程序的韩国棋院梁亨模表示:“这个排名只是试行版本,往后还会征求棋手们的意见,继续加以完善。”
可能是在中国等级分制基础上制定的缘故,韩国围棋等级分在很多方面似乎更合理。在中国等级分中,没有棋战大小、比赛大小之分,每位棋手每场比赛的得分数只和对手有关,与棋战和比赛无关。这是明显不合理之处,举一个例子,常昊参加应氏杯决赛,结果3比1胜崔哲瀚,净胜两局,可能获得20分,但他这两局能与个人赛、段位赛或者农心杯、NEC杯预选中连赢两局积20分相比吗?还有目前古力等级分最高,当他在新人王战决战中遭遇等级分极低的尹航二段时,他只要输一局,即便最终2比1夺冠,那其等级分肯定会亏损一大把,夺冠还要亏等级分,这肯定不合理。
所以,有建议说,要么给各项比赛划分计算等级分的等级,以决定基础等级分的高低,要么给进入国际比赛八强、四强决赛乃至夺冠的棋手另外分层次加分,国内比赛亦然,不然,等级分就无法准确反映棋手的真实水平的起伏变化。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