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除刘翔还有谁挑大梁 三大痛楚拖后腿 |
|
|
SPORTS.SOHU.COM 2005年8月16日08:31
北方热线——沈阳晚报
|
|
一枚银牌、1个第四、6个第五,这就是中国田径代表团在第十届世锦赛上的成绩,9天的赫尔辛基之行,中国军团的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差,但出现的一系列的失误和从中反映出的田径的尴尬,也让人看出了中国田径面临的无法排解的痛。
和自己比算进步,和世界比还是落后
相对于奥运会的两块金牌,本届世锦赛中国队的表现的确让人难以满意,但按照田管中心的算法,本届世锦赛中国军团在总分上超过了雅典奥运会和上届世锦赛,而且总分在近几届世锦赛上是最高的。而女子10000米的第4名和第7名、女子链球、撑杆跳高、400米栏、5000米以及男子50公里竞走等6个项目上都获得了第5名,另外,还获得了女子铁饼第6名和女子铅球第7名,进前八的项目的“大肚子”说明中国队表现正常。
但这个算法似乎难以掩盖中国田径的尴尬,竞走的彻底落败、女子三级跳远名将黄秋艳未能进入前8、女子中长跑无缘奖牌等等都足以说明中国田径存在的隐痛。
三大痛楚拖中国田径后腿
那么,从本届世锦赛可以看到中国田径的隐痛都来自什么地方呢?
全运之痛。“出工不出力”这句话是田管中心的领导对某些队员的评价,某些项目成绩不佳,其实都是全运惹的祸。很多队员都为两个月后的全运会“悠着点儿”。因为中国田径的水平在世界只能冲击前八,很多运动员就把眼睛盯上了国内的竞争,地方和个人利益制约着中国田径的发展。
失和之痛。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在本届世锦赛上曾透露男子跳高比赛中师徒失和的内幕,这也是影响中国田径发展的主要问题,队员一旦出成绩,要么教练想控制运动员,要么运动员出名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造成了该项目的虎头蛇尾,从此萎缩。
短视之痛。只知道国内出成绩,“窝里横”;另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际大赛经验不足,在中国田径项目上,除了刘翔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没有多少出国比赛的机会,这也造成了本次比赛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刘翔之外,
还应拓展奖牌“试验田”
怎么办?本届世锦赛让中国田径开始重新思考。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认为,中国田径应该在一些有希望进前八和夺得奖牌的项目上有所突破。这些包括男子110米栏、女子中长跑、女子投掷、竞走及个别田赛项目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想尽快去除这些痛并不容易。
中国田径的辉煌除了1993年辽宁女子中长跑的世锦赛旋风外,剩下就是刘翔的旋风,但这些毕竟都是少数,很长时间内,如何解决田径运动员的出路问题、从哪里出经费来让更多的队员出国参赛和训练问题和解决队员出成绩后师徒失和、最后导致项目萎缩等问题仍旧是中国田径发展的重中之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