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会用中文喊“加油”,这也成了他的中文外号;他的英语在北京派不上用场,却坚决不学更多中文;他想融入中国生活,却只能骑单车领略风光;他被长城震憾,却不考虑在中国定居……他是姚明的体能训练师法尔松,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一个在中国过着美国生活的异乡人。
记者易小荷北京报道 8月15日,北京的大雨如此猛烈,闪电让天空龟裂,但这只能让咖啡厅里的法尔松更放松。
休斯敦的夏天,也常有这样的天气,他觉得很惬意。他会在谈话的间歇,自觉停下看看腕表。他不好意思地解释:“晚上这个时间,我都会给妻子打电话。”来了五次,中国对于法尔松只是短暂的驿站。
学中文只为姚明
“diet coladiet cola”法尔松提高声调,以为咖啡厅服务员能听懂,最后还是只能无奈地耸肩,让记者翻译他要的不是一般可乐,而是无糖的健怡可乐。法尔松的英语即使四处碰壁,还是坚持不学中文。
“我会说的中文就是‘加油’”。姚明第一年刚去火箭时,法尔松还担任全队训练师,姚明体能练到累极时,法尔松会对姚明大喊:“come ongo gocome on”姚明却只能瞪大眼,后来法尔松主动找到姚明的翻译潘克伦,学到“加油”,这两个字成了他和姚明沟通的桥梁。“再后来我到国家队,他们看我一句中文不会,可加油说得好,所以就给我取了个绰号叫做‘加油’……”
不会中文,意味着障碍。有限的几次外出打牙祭,都是在姚明或潘克伦的带领下,“你知道吗?前几天姚带我去吃新疆菜,吃完后居然把桌布一掀在上面跳舞……”仅此而已,他甚至记不清餐馆名字。
更多的时候,法尔松只能在天坛公寓的房间,面对寂寞。“有时候想想,姚明真不容易,他第一年怎么过?我才来这么久已不习惯,他一呆就是八个月……”在中国法尔松偶尔会半夜醒来,一直坐到天亮。
骑单车感受北京
天坛公寓,训练局,两点一线的生活,国际长途打回家成了法尔松快乐的消遣。
法尔松的时间表是这样的:早上7:00起床(实际上大多5:00就醒来),9:30跟随姚明去场馆训练,10:30指导中国队训练,下午3:30又是姚明的训练时间,4:30又是中国队的训练,结束时为晚上7:00。晚上9:00,法尔松上床睡觉。
“我没有时间休闲,每天都很紧张。”
惟一的一次,国家队去澳大利亚打比赛,法尔松见缝插针地去了趟长城。现在提起,他的眼睛还发亮,“太不可思议了,踏着古老的砖,前面好像永远都没有尽头,这样的奇迹怎么会是人造出来的?”
其实,像绝大多数的老外一样,他也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兴趣,“上海和北京是完全不同的两座城市,上海充满了现代信息,时尚而具有动感,而北京,就好像在路边的一块石头都有着许多故事……”
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更多地接触中国,法尔松找到办法使他“融”入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买了辆自行车,从天坛公寓到训练局,他欢快地穿梭在人群中。
“你知道,在休斯敦,是不可能骑自行车上街的,而我,只有在小时候才骑过……这里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还有那么多人骑,感觉非常酷,还可以锻炼身体……”
他也用“专业”的眼光指出:“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北京无处不在,作为美国人我十分骄傲,但这些东西的营养结构并不好,含有太高的热量,餐餐都吃对身体不会有益处……”
“加油”不忘家庭
“但你知道吗,虽然我不会讲中文,但我有个绰号是中文的,叫做‘加油’。”他忽然开怀大笑。法尔松的生活状态也一直不断加油。如他自己形容的,从38岁开始,他才学会放松,享受家庭生活。
法尔松的能力众所周知:他编写的《力量和体能训练手册》是火箭球员的必备“教材”,火箭队每天合练前的身体力量训练也全部由他负责,在这方面,法尔松绝对是权威。“从前在火箭,队员有休息,我都没有,我可以说是一年到头都在工作,一天休息日都没有,”习惯了紧绷的生活状态,使法尔松“饱受”妻子的抱怨。
有一天,法尔松突然从床上跳起来去工作,他以为睡过头了,却被妻子拦住:今天是圣诞节!“我忽然发现躺在床上,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做什么,家人也完全不需要我,他们都有计划安排,连孩子们也习惯了玩自己的,没人理我……”
从那个时候开始,法尔松有些“恍然大悟”,自己已近40,生活不能这样留白。
今年陪姚明去旧金山开刀后,法尔松享受了作体能训练师十年来第一个“悠长假期”:“我女儿8岁,儿子5岁,每天早上开车送他们上学,听他们叽叽喳喳说话,再陪儿子玩玩游戏,打打棒球。生活如此美好甜蜜……”他的思维仿佛跃回家乡,记者指着桌上的茶壶问他有没有兴趣,他坚决地摇着头,眼神像盯着“洪水猛兽”。
“如果有机会,我也不会在这里定居,我始终都是一个美国人,”他丝毫不想因为在中国而奉承记者。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