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圈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ChinaRen - 邮件 - 博客 - BBS - 搜狗 
《竞报》人文奥运沙龙(五) 主题:救援体系
  时间:2005年08月19日12:39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CBA
范甘迪辞热火主帅 上周最佳
佳一解门柱怪圈 继海得低分
丁俊晖英锦赛进八强 写历史
提夫人就黑脸 孙楠再传离婚(图) 玉兰油产品美女得夜生活,暴强
陈红再讽倪萍:没魅力吸引陈凯歌
周迅前卫喷血写真照曝光(组图)


  时间:2005年7月1日

  地点:《竞报》三层会议室

  主题:奥运沙龙系列活动

  主持人:先介绍一下,这边王斌,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鑫,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活动部部长,袁力,北京市西城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娜,北京市红十字会业务部部长,和静彬,国际SOS救援中心行政总监,王铁民,北京市120救援站急救部副部长,罗怡,北京市120救援站急救部副部长,关金宝,北京市120救援站网络信息科主任,张燕,北京市120救援站网络信息科副主任。
我叫汪泳,是咱们市场部的,那边是咱们记者,同时我们今天还有一位是北京体育台的记者张呈,他会也在咱们节目,为奥运的节目录播,现在大热天把大家都请来,对大家表示感谢。今天就是想谈谈,因为《竞报》是一份奥运报,我们就是关注北京的奥运历程,就是不单纯在奥运期间的播报,我们希望奥运沙龙能够谈关于跟奥运所有相关的问题,现在在北京市包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可以跟奥运相关的。因为我们说救援体系这个话题,现在大家谈奥运方面主要是市政,道路交通这些,但是对于在2008年16天这个期间,在北京一定会聚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的话,我们北京的奥运建设是不是准备好了。咱们的北京的救援体系是不是完善,想针对这个话题做个探讨,我们把这个问题向社会提出来,引起大家的重视。今天这个话题主要是登山协会提出来,所以王会长你还是先来。

  王斌:我跟《竞报》接触过程当中,感觉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很多救援方面的问题,包括日常生活的,包括道路交通的,以及体育活动当中的救援。我们申办奥运会能够成功,针对我们的救援体系对我们国家提出了异议。奥运会在我们国家举办的时候,中国红十字会也提到了,要建立我们国家紧急救援体系,我们就有一个想法,请《竞报》负责联系,讨论一下我们北京市的救援体系和紧急救援目前的现状和今后我们在这几年之内能不能对奥运会做一些具体的事。就是各个部门能不能协调地更好一些。所以请大家来讨论一下,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王鑫:我是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的,我叫王鑫,我们怎么谈到救援体系这一块,大家都知道,北京市登山的人数在全国是最多的,全国是5000多万,北京市到2002年年底统计,一周一次登山的就已经到了150多万人,在这些人当中,有的人经过了一些,因为我们也经常组织救助,自救的讲座,基本是年轻人,35岁以下的人都比较注重这个。在平时锻炼身体当中就要学自己的救助,在这个当中,因为登山经常存在一些危险发生,如果这些人具备了一些自救的技能在野外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首先能够自救了,如果是突发事故,如果救助我们专业的救援机构,时间肯定是来不及的,而且我们好多事例也证明了。比如说1月1号,北京的网站自己私自组织了小五台山的登山活动,那里冬天的气侯是及其恶劣的,可以跟我们国家西藏那些地区比,晚上都在零下34%左右,冷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里的速冻是零下24度,他那里白天都是零下30度,如果不带面罩,用嘴吸气,那么冷空气够会凝固你的吸引系统,有这么十几个人,他们在山里迷路了,有人使用无线电,但这些人是初期水平,又不知道我们国家专门给电视台设立的紧急频道,一般的人现在玩坏的很多,就是拿着电台,非常火。除了事以后他喊别人也不知道,不像一般我们用的电台的频率别人也听的到,那么他们在山里迷路了24小时以后来救助我们,其中有一个人骨折,当时由于他们有些学过急救员的,当时处置的还是不错的。用夹板固定起来了,最后这些人一个骨折的,三个重伤的,重伤都是轻微重伤,他们都临时处理了一些;他们在外头待了三天,已经没有吃的了。这边求救以后,我们就去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我们从七点多,分别有5条路线,因为不知道他们在什么位置,我们用无线电测向,我们后来搜索到了,他们这些人还行,带了几个电台,没有都开。是一个一个的开,还坚持住了。这时候到下午的两点多钟,因为我们一开始在海拔1000米左右,他们失踪的地方在海拔6600米左右。然后最后把他们救下来了。还有今年5月1号,我们也去小五台了。那次下大雨,非常大。他们是山西的,他们去那玩去了,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他拍照,靠了一个枯萎的老树,靠了以后正好倒了,掉到一个冰窟,他们就找他,这时候正好赶上一个也是山西大同的,他们正好参加过我们第二期的培训。因为我们专业的培训必须有急救员,他正好带着装备,下去了,下了30多米以后,一看这个人摔了。然后他就检查,怎么做初期的保护,做的非常好。这个好的程度不是我们得出来,而是最后的医院,经过三天以后救上来,他相当于在底下待了80多个小时,如果没有我们人救,摔不死也得饿死。大夫检查完以后,说保护地非常好。我们现在跟保险公司在谈救援的问题,现在保险公司也存在这个。有的保险公司你出去玩去了,上人身意外险。如果这个人没有经过自救的培训,等于保险公司在冒险。在北京的这些山友里,我们有一部分,他们都在自己主动地学自救的活动。因为登山这行大家都很热心,我们的救援队是公益的,不收费的。因为现在我们国家没有这方面的费用,但是这项运动必须得搞,那么怎么办,我们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我们跟《竞报》说,因为我们接触到现在年轻人也是,我们小时候都是接触家里一个孩子,你是家里比较大的,可能你要带老二,老三,老四,而且孩子家里都是一个,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而且现在我们也经常说,年轻人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为什么,可能有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而且他们没有受过训练。再有一个,我们没有体系,在大街上我们经常碰到一些人突发疾病,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得到很快的救助,也是周围的人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没法下手,下手也下坏了。比如说北海有一次,当时有一个人一下就晕倒了,一般就认为心脏病,大家非常热情马上给他服了心脏病的药,可能这老头多坚持一会儿,等到120或者专业急救人员来了,这些药加快了他西去的进程。实际上救援体系不光是我们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的,因为你完成不了,你想咱120最快的距离,最快的速度,如果一个人突发心脏病,也不可能在40多分钟内去做正确的有效的治疗。初期的救援只能靠周围的人,或者病人自身。实际上救援体系除了我们专业的救援组织之外,还应该让广大的市民,每一位市民,比如在发达国家,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就是有多少人知道CBR。咱们有多少人知道。你比如现在因为我们想,我们用什么办法,能让这些市民得到正确的这种学习正确的方法,咱打个比方,曾经有一部片子,是反映我们120大夫辛苦的。其中有一个内容就讲的蛇咬伤,它所操作的过程实际上跟我们正规操作的过程是有误差的,可能我想可能是为了拍摄的角度或者表现形式,需要那么做。但是人们可能尤其对救援这方面,人们看到眼里,都认为你表现的是真的。咱懂的一看就知道拍错了,但是你看外边人可就不是了,比如我们在野外经常碰到,你会吗?你会止血吗?我没问题。比如说胳膊上有伤口,多少种止血方法。他从电视里看的就是这样的,就一个小动作,他按照错误的方式去进行的时候,就出现错误了。

  主持人:这些事例都是挺关键的,现在听说北京红十字会也开始有培训的计划了,那刘总给介绍一下。

  刘娜:我们北京市红十字会开展培训,大概在1997年我们那时候就开始在全市推动,开展自救培训。我们随着工作的开展,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有很多市民是主动地打电话参与这方面的培训。但是我们也发现,整个培训人数和比较市人口的比例差异确实比较大的。而且我们的培训工作现在来讲,从98年的时候,我们单位正式成立了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培训,我们在企业单位开展,同时还在一些重点行业,铁路,化工,钢铁行业开展培训。我们现在基本从我们在培训的技术上,教材上,和叫做上我们都做到了。现在我们结合奥运这方面,我们又提出一个到2008年的时候,就是北京市每80个人里头有一个人接受红十字会培训的这样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培训进入奥运会的志愿者整体的培训当中去,我们的人文奥运提出了对志愿者培训的工作,我们也争得有关方面的同意,我们也在做奥运志愿者方面的培训。最近我们北京市红十字会我参与我健康,生命关爱的活动,这个主要是对广大市民开展一个就是自救,救护,家庭妇女,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的工程。我们这项工作的开展,也是为了在全市更广泛的普及急救知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有的人是通过几天的系统的培训,有的人是通过健康知识的讲座,来掌握一般的知识。我们现在也逐步地规范,比如我们对中小学生,我们要让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我们对中学生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我们要让他掌握一些初级的自救技术。然后到大学生,要掌握更为全面的自救技术,我们也借鉴国外的一些,在我们开展救护的同时,我们要开展新的心理救护。这个现在挺重要的,现在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除了一些自身的伤情带来的痛苦以外,心理也是很重要。同时心理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他个人的安全。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心理的教育也是迫于眉睫的时候。有些是素质的反映,也是一种心理的反映。这个我们前面就是在讲我们请了北京市前面的心理协会的一个会长给我们讲了一堂心理的课,现在北京大概有30%的人都存在心理疾病,只不过表现的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作为红十字会来讲,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和奥委会有一个协议。特别是到2008年的时候,确实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就是我们要对我们的市民,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推事我觉得我们是一个群众的组织,应该更重要的是普及这方面的工作,这个是我们一个立足点。我们将来会在这方面努力。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举办今天的座谈会的内容,您在这一些工作的时候,你觉得有什么困难,或者难处,希望咱们媒体或者其他相关的机构怎么样能够配合红十字会把这个工作做的更好?

  刘娜:困难首先大一点的,就是我们现在没有一个法律来保障,比如说我们失救人的合法的权利,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旦人失救了,怎么办。另外作为一个志愿者他去抢救,他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比如在国外有很高的保险,这个我觉得从大的方面来说。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我们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你比如说在媒体上,应该从通过各种事例进行宣传,从知识上进行宣传。另外请一些专家,教授从理论上进行宣传,确实是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和谐的社会来生存自己,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工作当中,一个媒体应该开辟一个专栏,这个专栏应该起一个什么名字,可以探讨。一个是知识性,另外还有互动性的,可以开展一些讨论,这样我觉得可能由于大家参与了,可能大家关注的就多了,参与就是我们的支持力,我自己就这么一个想法。

  张燕:我讲一下,关于改进自救,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是非陈重要的。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规范急救的市场,像您说的那种状态,一个老师讲课一个动作不规范,谁来规范。我们是1988年开展培训工作的,我们后来为了跟国际接轨,美国的心脏2000年有新的指南,有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是用的旧知识。现在最规范的,目前来讲急救培训应该一个急救导师。现在北京有24名拿到这种急救导师证书,还是我们送去美国学习的,这样学的东西跟国际接轨了,是非常规范了。刚才那位先生说的问题,在报纸上看过,很多东西都是错误的,是九几年的东西还在教。导师的任务就是承担北京市老百姓的普及,现在很多老师他学完以后马上去教,有的东西并不是理解那么深刻,有的也不规范,就像报纸上登的,有的手法是错误的,但是还在播,这有一个悟导的问题。你对于老百姓不知道,你教什么就是什么,这个东西非常重要。北京急救中心现在跟国际商接轨,我们逐渐派教师接受规范的培训,我们马上7月份又要派一期。其实很多东西学完以后,当时掌握并不是很好,我们在培训当中,课程都是案例性的,我们现在的教学都改变了。我们是教师跟学生的比例是按国际规范的,1比8,原来很多都是大课的,那就是一个老师讲300个人,讲完了以后做做操作就完了,现在不是,要考试,要实操。而且要笔试。现在我们在给外企,就是考试完了我们给他演习。这次我们开展的非常好,因为我们资料也有,我们在去年的时候,是去年了,我们举行了一个在北京市义务的讲座,我们聘请的专门的急救导师来授课的,授课完了以后举行一个120急救杯大型的演习,那场景就是触电呀,还有烧伤呀,他们是分成一个团队。作为一个团队,每个人分工应该做什么,在这里都体现了,他们通过这个学习以后,知识掌握比较牢靠了。很多东西你上课讲的未必能理解。

  主持人:你们的周期是怎样?

  张燕:我们每天都在做。现在因为老百姓对这个意识提高了,就是老百姓自己来的也有,大部分说是企事业,厂矿,还有饭店。

  主持人:如果老百姓自己有这种,其实他现在没有意识到。

  张燕:现在老百姓有很强烈的愿意来学习,但是有资金的问题。有的时候难以承受,因为我们对小孩办自救夏令营的时候,打电话的很多,你一说资金,现在他们没有,没有资金来支持。老百姓来的时候,有的时候他就是说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可能有时候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是这样,有时候我们找企业赞助,或者别的,比如上次52个系统,全是免费的,最后参加大型比赛。因为当时我们就想,让所有的人都来学。这样我觉得是规范,规范他的急救导师的准如,因为你导师操作的都是老的东西,对老百姓来讲有的时候是一种危害。再就是国际造材的规范化,要与国际上接轨。我们的急救导师要不断的学习,送出去,比如说我们送到美国,送到香港,带回来的都是最新的东西。再就是关于急救立法的问题,就是救护人的权利和职责,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和静彬:SOS和120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是国际性的企业。只不过做救援这方面的工作,我完全同意120的说法。就是培训老师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我觉得这种自救,救护的技能,技巧一定要准确,要到位。还有知识的更新一定要跟上,另外一个话题我是想讲在北京市救援服务不断地正规化,完善化,我个人不仅仅为了奥运会,应该更主要是为了照顾北京的居民和来北京出差的一些人,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只不过2008奥运会是一个契机。我觉得应该让读者明确认识到这套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造福于人的,并不仅仅是为活动的。刚才讲到奥运会,我也有一个想法,奥运会参赛人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特性,以及北京达到更家现代的国际大都市的计划。在救援方面我相信北京的市政府,包括120以及工作医院活动在救援的技术力量和设施方面肯定是可以做到世界前列的。可能还有一点要考虑的到,就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就医习惯,甚至对于保险利用的习惯不一样,可能在救援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方面。我们做救援工作,国家比较承认的做法大部分是提供一些免费的救援,医疗。外国人来中国,有保险,干嘛不用,他也不谢你。如果对保险能够充分利用起来,更容易被这个世界所接受,尤其是西方国家所接受。因为他们的习惯就认为服务应该是一个正规化的,规范化的服务。无缘无故地我来享受你的免费服务,大部分西方人心理是会有一个问号的。

  主持人:其实在西方国家通常这种功利亿元跟私立医院不光是价格上的。

  和静彬:我简单的一个想法,为什么他有保险,他干嘛不用,所以像这种回到奥运会来说,有大量的外国人到中国来,他们都会有保险,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应用保险,用我们的医院来提供稳定的医疗服务,并且收取一定的费用。

  主持人:你这边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你能介绍一下你这边的业务吗?比如说是跟120是属于一种互补的,还是一种竞争关系?

  和静彬:我想更多的SOS在中国,甚至包括西方国家还是适用的作用,我们在北京和120有很多的合作。在中国我们一共有300多家这样的合作公司,基本上我们和120有合作关系。SOS提供的救援,我们做的主要是现场的救援,就是病人出现的问题都已经出新的救治,他的病情都稳定的情况下,如果他想回到他原来生活地方和国家去,我们可以去送。我们主要是和保险合作,因为像刚才说的我们要送某人回家,都要包一家飞机,到目前我还没有发现任何一家企业提供这样的服务是满意的。

  主持人:前一段就有一个说父亲在德国出事,最后说一定要回中国来,也是因为家里头包飞机,那跟红十字会又有一些。

  和静彬:我们除了合作以外,我们在业务上也有一些合作。主要是对于奥运的服务,或者在其他方面都会有密切的合作。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我们这种救援,是另外一个概念,是一个通常距离的,并不是每个人经常会需要的服务,但是当你需要的时候是不可替代的,我就想强调一点我们救援的实施要考虑文化的差异,还有考虑到保险的利用,可能会更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主持人:我觉得就我看,讨论一谈到这种救援的体系来讲,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比如说装备和技术上。一些新的技术,包括指导,这些新的政策的,您这边,关主任,比如说谈到这种救援体系,你是管信息网络的,你觉得咱们在技术方面,如果没有很好的技术装备和保障,实际上救援体系肯定也是不完善的。

  关金宝:北京的救援体系刚才SOS讲的是符合实际的,北京的救援体系是逐步建立完善的,当初1988年北京成立120,模式就是这么定的。老百姓打完电话以后,从急救中心发车到老百姓家或者现场实施救援。随着发展我们感觉到网络很重要,那么能动性受理电话派车,来让他执行,所以我们就把几家集合站该纳入到120急救网络里来了。这个急救网络,这几年在市政府领导下逐渐在扩大。到目前为止,北京的城区,郊区现在有74个站点。也就是这个急救体系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以北京紧急救援中心,10个分中心,包括城区,郊区了60多个站点组织的,但是目前为止,我们感觉到网络的建设发展还得继续扩大。所以根据北京市15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制建设规划,在今年要完全在郊区建16个救护站,同时在每一个医疗机构建立一个,也就是在今年年底北京的急救体系应该说是一个很完善的这么一种体系了。一个是紧急救援中心,城区大约是118个急救站,郊区是10个分的,这样今年年底能达到208个,这是今年需要建的121个。这个时候建成了以后,应该说北京自救中心有完善了,不管老百姓在什么地方打电话,120根据病人所在地排车,6分钟到达现场。这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分钟受理电话,一分钟出车,6分钟就能到达现场。这项工程到目前为止,现在已经做了一半了,很快在今年11月份就要完成。所有的急救车全部有通讯系统,无限的,包括卫星定位,同时所有的急救长都配备了标准的。这个按照计划来做的,那么在计划的过程当中,下一步我们就开始进行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这些工作都是有计划来实施的,都是按照市政府,市卫生局每年的计划的来进行的。目前我们正按照诊疗常规,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的服装,统一的管理制度来做,今年年底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完。但还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规范的过程。

  主持人:昨天打电话的时候,跟袁会长聊起来了。您能介绍一下情况吗?

  袁力:我们西城区的培训也是按照北京市的要求来开展的,但是在工作当中,我们是从2000年开始在社区里进行急救的培训。到2004年底,普及了3000多人,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大家都提到,我认为自救,救护知识技能掌握上,对于老百姓来讲也是有历史上一些问题。因为我在培训当中,我是2002年开始接管的。这个培训我是怎么安排的,因为我听120是自己报名主动来要求培训的,我们是在社区上组织人来学习。在组织人当中,就涉及到一些费用的问题。有的人也来听,听听课吧,但是做的其他你得耵着。他们有意识上的认同,再一个在3年的培训当中。对于我们专业的救援队伍的培训,现在的普及应该是什么样的,另外我觉得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我觉得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真正掌握自救技能。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经过我们的培训完了之后,他就不在参与自救、救援了。所以说怎么能够真正掌握,我们现在也在探讨,在社区里头怎么有一块基地,能够经常培训。我们现在有实验室,我们有这种方式,但是这只是对部门的居民能够进行保障。再一个在职业,对于某些特殊职业,必须要求取证的,在政府,在有些政策上应该规定,你像我们今天3月份在人大视察红十字会的时候,比如对于一家公园的管理者,我们出现很多的人他突然地在公园当中出现了一些晕倒,一些伤情,对于他们园内的工作人员怎么做,像导游,驾驶员,还有包括我们的交通干警,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个系统的。我觉得分层次的,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应该怎么样。我觉得取证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普及,是真正地掌握这些知识。我们现在在很多社区,取证了吗?取证了,就再也不用了这些东西。有的时候甚至走的时候,连书,所有的教材都放在你这了,都不拿走了。

  主持人:就等于像完成任务似的?

  袁力:对。

  张燕:我们每次讲课完了以后就抱这种态度,最后都是特别兴趣,我们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书没有。

  袁力:因为你针对的人群是外企。学校是非常认真的,学生是特别认真的。社区的人群也不一样。

  刘娜:我觉得在这个社会,人比较多,热河情况下出现都是很正常的,我觉得我们红十字会涉及的面相对大一点,我觉得我们现在红十字会这几年的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最近有一个企业给我们签订协议,每个月给我们50万开展急救培训。其实这个企业真的跟救护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企业,完全是一个娱乐性的企业,我是那么想,在我们的工作当中,也是在能够解决提高,在社区当中我们的人群为什么要细化,有要求了。有的老的人虽然有要求学,为什么,他都属于弱势群体了,他都应该受保护的。是什么人学,应该是青少年的人,在岗位的人。

  张燕:对,我们同意你的观念。所以我们把他们都分了级。就是说保姆应该掌握什么,非专业人员应该掌握什么,这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其实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应该是意识,包括咱们现在做的工作,都是通过媒体会传播出去,就是有另外一点,就是钱。这种钱政府拨款,包括您说的是一部分,企业捐赠是一部分,但是在国外还有很多公益事业,公益基金,这个在中国是很薄弱的。

  和静彬: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让他觉得这个东西是比较的,举例来说手机是2000到3000,但是很多人都愿意出。

  张燕:还有一个开展网络互动教学。你在救助的时候,好多信息它可以帮助你,可以指导你怎么救护,还有他的信息很快传到网络,这个互动教学我们已经完成了,就是说在网上,就是远程系统的教育。

  主持人:和先生如果这钱不是问题的话,这怎么个意义?

  王斌:因为我接触的人面,社会各阶层都有,这一块我认为实际上我谈到的,两块内容,这块叫自救培训的内容,一块叫社会救援体系的内容,社会救援政府投入比较大的,但是作为自救,救护的培训光靠政府的环节还是不够,我们得依靠社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所以资金也是一个问题,其实最关键的资金是问题,但是不是主要问题。我们在座的各位,其实跟自救,救护,稍微远一点,但是我们为什么非常上心做这件事。其实我们这么多年在自己的工作当中,非常碰到需要的救护的人群,需要是毫无疑问的。第二我们的工作人员,是在做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一件事,这一点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认识,包括社会各阶层和企事业单位的,和公益事业的人员。第三就是作为我们这些救援,救护有关系的人员应该有舍身忘我的精神。很多老百姓衣食没有达到满足的情况,你应该有一个适当的价格定位。我觉得再就咱们说的,现在应该是包括我们卫生工作的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应该在这方面呼吁,还有刚才提到的关于实施救护的人,我碰到过这种情况。和我四个一起有救援证的,明明可以做,但是不敢做。为什么?就是后患无穷,这些也是觉得值得呼吁的。

  主持人:今天咱们正好有两位120救援站的主任,我们在奥运会期间如果有这种事情发生,会怎么处理呢?

  罗怡:急救中心除了车辆,就是装备,当然最主要的就是人。我们不是为奥运做准备工作,我们天天都在做。跟国外比,比德法差。装备是一个问题,还得不断地改进,你的装备符不符合奥运会的装备标准,现在我们确实和奥组委有一个联系,也有一个合同,肯定要参与奥运会的。现在我们的准备应该是逐步地完善,其实我们也在做这项急救的工作。

  主持人:如果像奥运会这样的盛会的,如果有些突发性的事件?

  罗怡:那肯定是我们来承担。

  主持人:在奥运会我们有没有一些应急的措施。

  罗怡:现在我们和奥组委已经有合同了,就是将来的奥运会他给我们一定的任务,我们承担一定的责任,有一定的义务,然后他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是发生突发事件,肯定是奥运会考虑的事情。这突发事件的机率有多大,肯定不好说,我们只是奥组委急救中心,但突发事件肯定是由我们来解决的。

  王铁民:应该说现在我们已经按照08年奥运会的要求,在做装备、车辆的准备。现在市政府对这方面的投入是比较大的,而且现在我们做的这些车辆准备,从去年开始一步到位了,应该和国际接轨的。你像去年我们买了12部车,都是跟欧洲是同步的,仪器的装备也是同步的,但是咱不是说国内的车辆不好,只是说国外的治疗设备可靠性强。今年我们也正在招标,也是医疗设备的改造,而且今年应对这种紧急救援,突发事件,还是今天我们进了一辆大型的医疗物资供应车,就是发生了突发事件以后,你说是4、5个人就拉都了,如果是30、40个人拉不走呀,那就要现场抢救。我们现在包括账篷,整个的抢救过程都是分工的。也许买的之后你用不了多少次,但是像北京这种大城市,你没有奥运会也得有这种准备。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政府还是比较重视的。从现在已经起步了,而且我们在计划当中,这也是市政治要求报的,就是前两年08年之前是为奥运会服务的。现在报的计划,应该说是起步比较高的,我们现在就考虑北京的环境,北京的地理和我们今后所承担的任务,是从这几方面来衡量你的医疗设备,你的车辆,说发现泥石流了,发现水灾了,你那车过不去,你做什么呀,你什么都做不了,应该说从这方面我们政府也是比较支持的。我们准备要采购的就是越野车,就是本身水的深度1米2,整个爬坡度数从目前来说是最先进的。说单纯的一个奥运会,我们也看了材料了,一般来讲运动远受伤也就是20、30起,但是我们市政府所投的物资,跟奥运会的要求是相当过的。所以这些当中是一个日常急救,这个突发事件,这些都是紧密联系的,我觉得就是说从申办奥运会之后,我们正在依依布施,我们的标准完全是按照奥运会的标准。而且奥组委的治疗专家到我们单位来了一次,也看了我们的车,看治疗设备,然后提了一些意见,我们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我们的车和治疗设备的标准。今后我们的急救能够达到国际的水平。而且从我们现在感觉来讲,就我们急救中心的这些车,治疗设备应该说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因为我们已经把国外现在最先进的给引进过来了,而且我们引进的得是今年的产品,不是去年的。已经很高了。

  主持人:我相信咱们这边如果从设备,或者包括张主任也说了,从人员最先进的导师这方面,应该跟国际上很接轨,但咱们谈的最薄弱的却是基础的。就是在自救当时的一些,包括一些理念,我还是想请教一下和总,像医疗,卫生这样的,也只有政府有这个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但是这里头就是说光靠政府,肯定还会有很大的问题,是很大的负担,对这个企业或者什么,怎么能够,或者政府的部门怎么能够企业化的运作,能够在使更多的人受益的基础上,同时你的花费不是特别大。

  和静彬:我觉得这方面就从奥运会举办来说,奥运会是商业化的运作。讲到医疗方面,我还想补充一下。SOS的机构到目前为止全都是企业化的管理,这样的组织其实合理利用它,政府的这种组织监督管理的职能是不可动摇的,像120这种医院。因为这种地位也是非常稳固的,因为奥组委也是把北京医院作为奥运会期间的指定的医疗机构。至于其他的完全可以招标,能够保证什么样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在社会上寻找更多的资源。因为现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企业化管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上,资源很多地应用地企业当中去,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并不是说把这些行为,这些服务由企业来提供,就会降低服务的质量,不见得是这样。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一套系统可以得到很好地运转。

  主持人: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和静彬:我还想说刚才我们提到意识的问题,首先意识到对于自救,救助也好,这种意识我是身有体会。为什么红十字会和120提出的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去年年底小海啸在短短地15天里边,光我们一家公司在海啸发生了4个地点,我们就接受了1200多个电话,但是所有的救援当中没有一个中国的,这么大一个差别就说明了大家对于外出的时候,对于灾难的预估,是很少的。像二位提到的登山的问题,为什么要登山,肯定是对大自然的向往,肯定超过了温饱的需求了。

  主持人:其实这也是我们《竞报》宣传的一个理念,一个均衡的哲学,就是在大家追求这种物质生活和享受的生活,有精神上的,其实像这种培训是很多意识,是健康的人生,其实今天大热天的请大家来,也是表示我们对这方面的一点心意,也希望今后在工作中更好地配合,因为媒体对大家是有支持的作用。其实我们以前谈到有一些志愿者方面的话题,说中国志愿者不发达,但是志愿者做这样的工作,受了很多的委屈,也有这样的情况。因为《竞报》报道也是希望更客观的。今天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以后希望我们有更多地合作。

  参会嘉宾名单

  1、王斌 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 常务副会长

  2、王鑫 北京市登山运动协会 活动部部长

  3、袁利 北京市西城区红十字会 副会长

  4、刘娜 北京市红十字会 业务部部长

  5、和静彬 国际SOS救援中心 副总监

  6、王铁民 北京市120救援站 急救部副部长

  7、罗怡 北京市120救援站 急救部副部长

  8、关金宝 北京市120救援站 网络信息科主任

  9、张燕 北京市120救援站 医疗急救培训中心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体系”,共找到 28,113,558 个相关网页.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体育图吧
国内 国际 篮球 NBA 综合 赛车 网球 壁纸 性感

篮球宝贝自摸显风骚
PP图
台球俱乐部里的女陪练
意大利火辣足球宝贝
球星女友真空诱惑
·辽足开始自救 肇俊哲等七大球星开价4200万
·体育总局正式批复 新任女足主帅马良行赴京
·足协人事变动大地震 张吉龙上调08奥组委
·欧洲媒体再爆猛料 世界杯抽签竟然存在阴谋
·孙继海赛后得分偏低 主力位置近无忧远有虑
·NBA新秀榜:状元郎排位提升 火箭新秀停滞
·大范辞去热火主帅职务 神算子再度出山执教
·CBA常胜将军一个不剩 赛场制胜口诀叫简单
·上周最佳:答案神勇布兰德抢眼 麦蒂获提名
·NBA视频:麦蒂接长传爆扣 奥尼尔走起霸王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搜狐灵通>>
天气预报
每日财运
星座运势
泡妞宝典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幸福回味 祝你快乐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三思后行不如黄历先行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美女图
宝贝双手难掩丰胸

退役女排球员纤纤玉腿(图)
女人:用暴力表达性感(图)
旱冰场走光偷拍(图)









搜狐商城
·满100返100多买不封顶
·室内运动用品 底价8元
·Nikula变倍望远镜38折
·电视购物健身器材热销
·摩托罗拉对讲机一对360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