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中国女排夺取雅典奥运金牌一周年。中国女排兵败世界大奖赛总决赛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在2008年的北京捍卫奥运冠军的荣誉,绝非易事。以世界冠军的标准来审视中国女排,记者认为,主教练陈忠和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出现了三个失误。
接应:为何一将难求
参加雅典奥运会的中国女排,拥有国内公认的两位最好的接应二传手———周苏红和李珊。考虑到周、李两人年龄接近,陈忠和决意培养一名年轻人。可是从今年年初队伍重新组建至今,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陈忠和依然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接应二传来担任周苏红的替补。
自陈忠和执教以来,周苏红一直是中国女排不可或缺的主将。在李珊离队后,陈忠和培养新接应,仍然是以周苏红为模本。他选择了王可可和王婷,让她们转行来打接应二传。然而,不管是王可可还是王婷,虽有高大的身材,却都缺乏打接应二传所需要的悟性。王可可、王婷相继出局,证明这种思路并不理想。
其实,周苏红在进攻方面,更多体现的是背飞、交叉等战术快攻,后排进攻能力不强是她的致命弱点。这不仅与当前世界排坛“接应二传是主要得分手”的潮流不相符合,而且也不利于解决中国女排“前排两点攻”的弱轮现象。假如换一种思路,从主攻手中培养接应二传,或许会找到更理想的人选。
新人:不可拔苗助长
大胆起用新人是陈忠和的一个鲜明特点。
当年他刚刚执掌中国女排帅印,就力排众议,着力培养冯坤、赵蕊蕊等新人,结果造就了一支金牌之师。但是,起用新人也要有限度,否则就可能拔苗助长。
年初中国女排重新组建,陈忠和一下就挑选了多名不满20岁的年轻选手入队,其中有些选手打全国联赛没两年,在省市队才刚刚当上主力。陈忠和为了2008年奥运会,不惜冷落一些名将,让新人挑起大梁。但事实证明,这几位年轻选手实在太嫩,一些基本技术和配合意识还未过关。如果执意让她们充当主力,不但影响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而且对这些小将本人的成长利少弊多。
不少行家认为,对条件好的年轻选手,不妨进行从省市队到中国青年队的阶梯式培养,待她们相对成熟以后,再调入中国队,逐步压上主力的担子。
训练:观念必须更新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的半年时间里,中国女排的队员几乎都陶醉于无休止的庆功和商业活动中。直到今年年初,中国女排才重新组建,并且对阵容进行了大手术。中国的运动队,大多遵循这样的“新奥运周期”规律。
但是,一些欧美体育强国早已摒弃了这种“规律”,这从不久前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上出现的破纪录狂潮中已经得到了验证。正当陈忠和反复强调为2008年奥运会锻炼队伍的时候,意大利、古巴等女排的新人已经在大显身手。
现代体育早已把训练和比赛紧密结合在一起。那种刻意将奥运备战分为调整期、磨合期、巅峰期的观念,看来已经过时了。中国女排在今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中惨败,就是一个教训。程康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