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沙龙之——北京影响力 北京影响力评选办公室主任王春元: 我们做此次影响力评选动力主要有三个方面:1、全面提升北京经济影响力;2、强调北京市民融入经济生活的能力;3、在上一届的基础上,目前把它做成北京每年年终的经济大盘点,以此检验北京一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 去年得到各界的支持,遵循的原则是由媒体来举办,国资委、广电局、工商局等市政府部门支持,专家评议。有些企业是在深度影响北京人的生活,而有些企业则直接影响北京人的生活。同时,此次评选是全国第一次将市民的意见安排进来。因此,结合这4个方面的意见,就能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 “影响力评选”确定每年做两个奖项,一个是“北京人奖”,该奖项具有独一无二的地域性,包括人物、品牌、企业3个方面;另一个是北京影响力的“传媒大奖”,由主办的12家主流媒体的总编辑来评选,产生对北京工作影响最大的人物或品牌,凸现传媒业的视角和力量。 影响力与奥运会的关系。北京影响力是北京和奥运会对接的一个中继站,影响力评选能拉近北京优秀品牌和企业与奥运会的关系。因为有奥运赞助权的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影响力能带动一个群体。影响力也可能成为奥运会的落点,今后还将围绕奥运会提出北京的“文化影响力”“科技影响力”“绿色影响力”。 奥运会不仅聚集了世界最好的运动员,还聚集了世界最大的财富,给本地企业提供了机会。 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望舒:影响力就是软实力 之所以出现各国家争夺奥运会举办权白热化的现象,其实就是看中了它的焦点和关注度的效应。从1984年奥运会后,奥运会出现了一个新的模式,就是文化经济的模式,关注的是城市带动和产业带动。而不是像以前以政府为主要动力的事业性奥运会,以亏损为主要特征的奥运会。雅典奥运会是个不好的示例,因为其由回归了这种事业性的奥运会。因此其没有前奥运经济,也没有后奥运经济,只有成功的开幕式、顺利安全的赛事过程。 奥运会作为一个重大的国际性主题文化活动,要求的是最广泛的参与,即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企业每种产品都有参与机会。现在我们反而误读了某些东西,似乎只有参加TOP计划、获得特许经营权批准才叫参加奥运会。 北京误读了,北京奥组委和世界其他奥组委一样主要是负责赛事安排的,城市产业企业产品参加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但此方面我们还偏弱。于是,我们至今关注的是赛事安排,出现的会歌、会徽、吉祥物等,现在所做的是赛事准备和场馆的建设配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家参与度非常低,无非是全民学英语、文明礼仪教育,还是为了16天的赛事活动。 成功的奥运会是以悉尼为代表的,他们一旦申办成功之后,马上推出国家战略,大量的企业和个人都能参与,于是在2000年举办奥运会的前3年就迎来了奥运文化经济的收获季节。美国的会议协会曾表示,英美已经把原来认为是乡村的澳大利亚悉尼作为两国首位会议游的首选国家和城市。带来大量大额订单,吸引了上万国际企业对澳大利亚各项发展的投资。悉尼还在奥运会后把一系列的文化经济品牌作为后奥运经济主打产品,把举办奥运会几乎所有内容作为著作权出售,分条分类培训又为其创造每年50多亿澳元的教育外汇收入。现在如果谁要申办大型运动会、文化主题活动,培训人才、方案设计,都会有悉尼奥运会骨干企业集团提供服务。 国际奥组委收入严格分成,北京开始民族产业城市带动,现在有点变成雅典的架势。中国未来经济2个推动契机,一个是北京奥运会,一个是上海世博会。奥运周期从申办开始有10年的时间。 四川、广东、浙江、安徽都有专门利用奥运商机的活动,但北京企业基本无事可作,除了TOP计划、特许经营权的考虑外,没有进行产品服务的准备。2008年没有提出详细的需求,百年奥运梦想,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没有形成,非常可惜。 什么叫影响力,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世界政治的致胜之道》。“软实力”不是通过强迫,而是通过吸引感召的方法让你做我想做的事,达到我想达到的目的的实力。因此,影响力就是“软实力”。“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组成“软实力”的主要是文化经济。传统行业结构没有改变,增加的是文化附加值。文化附加值是传统产业必须的立足点,也是成为新型产业的必备特征。 因此北京影响力有2个指标:1、北京的产品、项目、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的辐射半径有多大;2、吸纳的国际国内消费力、有效供应力有多大。 事业型奥运会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自娱自乐”,政府花钱,大家过年。64年日本奥运会带动的精工一类的现代品牌现代日本工业,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带动三星、大宇一批国际化的企业。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强势企业,北京影响力就是媒体泡沫。 奥运会机遇体现在国际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具有很高的关注度,418亿电视人时,世界总人口的62%,就是世界可收看电视人口的95%,在关注奥运举办国家城市。提出了一种可能,但不直接提供利润。“中国吸引力”成为潮流 我们有没有人见人爱、感动自己和他人的优秀产品么?有,也很少。如果我们有优秀的企业、服务、产品,但我们有让人知道的通畅渠道么?这些都制约我们的影响力。 前奥运时期所剩无几, 我们在用奥运“搭台”,但没有人上去“唱戏”,还不知道唱什么。政府社会企业上去,唱中国文化经济大戏,因为各种产品所负载的是首都文化、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感觉不到影响力 影响力一定有实体基础、虚拟形象、传播手段、可以评价的结果,就是不需要任何说明解释的第一感受。如果还是故宫长城,离国际化还是太远。 企业代表为北京奥运影响力做了很多努力,怎么做的! 北京首创集团的总经理刘晓光: 影响力和奥运还需要具体化。苦恼的是需求不明,因为奥运会经济文化有无数需求点构成,谁知道需求点。 悉尼有专家研究,并发布。企业只有知道了需求,才会竞争供应权,现在需求信号没有。把奥运需求信号给了中国企业、北京企业,就能衔接上。通过计算,奥运会涉及100多个行业、上万种产品和服务。但是这些是什么,怎么做都没有。 从科技、文化、绿色角度,与奥运会连接起来。释放需求信号。应该有人不断收集、发布需求供给信息。 奥运需求平台,是不是能总结品牌企业的模式,及国外已经成功参与奥运会的企业经验案例。给我们的企业, 总结奥运经济成功的案例 能为奥运做什么,个人、企业,前提是需求信息,提供建议和供给 通过我个人的研究,如果要通过奥运带动一大批国际化的品牌可能不太现实。因为国际化企业都是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奥运经济中产生大品牌很难,但是能产生多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小企业品牌。尽管企业小,但只要提供专业的科技、服务、产品都能做到国际第一,也算是成功的专业企业。就像瑞士军刀,小产品也能形成巨大的市场,成就世界著名品牌。 中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可能通过此次奥运会成长起来,从而获得其他奥运会的商机。品牌虽小,但庞大的品牌数量也能形成很大的力量。 信息流,人流、物流就想到物美 物美商业集团副董事长吴坚忠: 物美是做超市的,与国计民生天生就是联系在一起的。体育场馆在将来也能各种活动的中心,也需要各种配套设施。信息流更重要,人流、物流能根据信息流来聚集。如果信息不畅通,就会出现供给需求定位不准。 第一,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到奥运会时不能大家看到的都是洋超市。这是第一个挑战,因此物美在全市铺开店面,今年上半年就开了4、5家大卖场店。提供购物渠道和足够的网点,加大北京商业网点布点。购买力雄厚的地方,与国外洋超市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将来还计划在赛事场馆附近开便利店,让中国自己的本地超市为各国人员提供服务。 第二,店里卖什么东西。从零售企业来说商品质量是最根本的,因此从现在开始就严格把关商品质量。而在奥运会期间,需要更多与奥运相关的产品进入超市销售。 同时从现在开始就为奥运做准备,如卖场中的无障碍设计、多语种指示牌、服务人员的外语培训。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商业消费市场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地方。 就影响力而言,一种是北京企业对北京的贡献,二北京企业对国内外的影响。在此方面,物美为北京居民生活提供了优质的便利服务,同时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仅今年上半年就从开店的社区招聘了5000人,利用闲散劳动力。同时,物美也走出北京,在香港上市,收购国外,将北京企业的影响力扩散国内和国外。 有一家参与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竞争, 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海: 中国企业参与奥运的民族品牌的缺乏 北京现代在奥运启动早,从去年就开始准备。中国企业参与奥运经济的苦衷 首先苦于民族品牌匮乏,北京当时最有把握的是北京现代,虽然是北京自己的企业,但品牌不是自己的。 其次,在申请合作伙伴计划我国企业没有任何经验。当时在准备申请合作伙伴计划时,在本土竟找不到一家能够承担撰写计划的策划公司。这些公司没有这方面经历,连这方面人才都没有,最后只得让北京的公司请美国专家帮忙。最后提交的计划书基本符合奥组委提交报告的要求,但不是很成熟。虽然没有申办下来,但培养了一个对申办过程熟悉的团队。 最后一个感受就是,北京企业在参与奥运竞争中并没有因为是本地企业而获得优惠,完全是在奥组委同样的标准下参与竞争。 影响力虽然在北京,但要扩展到全国和国外。可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模糊的认识,奥运会是民族品牌国际化最好的契机。其次是启发企业与奥运的联想, 北京新闻广播副台长李革: 作为媒体也在想为奥运做什么。我在电台奥运报道部副主任,感到困惑。文明礼仪专版,每2个月换个主题。 是北京媒体规模最大的合作活动,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络都参与。同时能提高北京百姓对经济生活的关注度,造成关注北京文化、经济的强烈社会氛围。而推出示范企业,对今后办奥运,电台也很高兴参与。将发挥桥梁作用,加强奥运宣传。希望专家能走进直播间进行交流,宣传奥运。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 奥运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奥运会对北京有什么影响。北京定位是作为国际都市,但在目前的生活中还没能真正体现“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一个普通的陌生人在北京城市中,还感受不到应有的便利和人文关怀,还需要很大的改进。 2、主管部门提供信息,减少企业参与奥运的障碍。企业是寻找、创造、满足需求的,目前最大的瓶颈是技术瓶颈和品牌瓶颈,因此如何利用奥运会在自主品牌、自主技术上有所突破。 中国企业具有低成本、大市场、后发优势,但是没有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下一步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拼产能、打价格,导致购买力恶化,中国企业与其他国际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3、奥运会不仅是北京的奥运会,北京的影响力会辐射到全国和全世界。奥运会将加快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同时让全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因此提供了多少产品,满足了多少需求是有形的,而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所造成的全球影响关注,给国家、北京、企业影响力的提升和扩展,这种无形价值是很难估量的。而无形的影响力是最持久的。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