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慈鑫
大型比赛总离不开志愿者,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也已经成了惯例。但在有了首届不成功的志愿者招募经历后,昨天在北京国际网球中心揭幕的第二届中国网球公开赛上的志愿者,并不是大规模向社会招募的,而是采用独特的双轨制模式招募的———少量来自社会,大批来自指定院校。
在不少有意当志愿者的普通人为失去这样一个机会遗憾时,中网组委会却对这次的志愿者工作感到满意。而这种矛盾事实上也对3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曾有志愿者拿到明星签名就辞职
据中网组委会志愿者处处长王颍彦透露,本届中网的志愿者招募采取的是学校组织与社会公开招募相结合的双轨模式,即在录用的总共240名志愿者中,由首都体育学院组织学生200人,少量的外语服务志愿者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提供,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只占全部志愿者的1/10多一些。
王颍彦同时承认,依国际惯例,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应全部通过公开招募方式选拔,不过,2004年首届中网在公开招募和使用志愿者时留下的教训却令大赛组委会不得不在今年另辟蹊径。
2004年首届中网,组委会完全依照国际惯例,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最终录用的志愿者数量约是今年的两至三倍,虽然其中的主力也是大学生,但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志愿意识”的淡薄,导致一些违背志愿者服务宗旨的事件频频出现———
某名志愿者在如愿获得一名网坛巨星的签名后立即“辞职”。
在某场关键比赛开始后,观众席上出现数量可观的志愿者,他们放弃了他们应该坚守的工作岗位。“中国人对志愿者工作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去年的教训告诉我们,很多志愿者是带着有机会看比赛、容易接近明星等目的参加志愿者工作的,由于这种状况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我们今年想到了利用学校的教育和组织工作,来提高志愿者团队的总体素质。”王颍彦说。
本届中网刚刚开幕两天,与去年相比,志愿者数量少了很多,工作质量却有了很大提高。王颍彦说,比赛开始后,因为志愿者工作的总体状况良好,管理上也轻松了很多。
学校组织有利于传播志愿意义
多了学校组织这一环节,志愿者的工作状态大幅改善。而反过来说,因为学校的组织,学生们也更容易获得当志愿者的实践机会。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大二学生杜尔已经是第四次担当大型体育比赛的志愿者。她说,学校在大赛前对学生进行的志愿者培训,让自己感到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其实,大赛组委会本身也对我们进行志愿者工作的培训,但相比之下,我感觉学校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更贴近我们的需要。老师们肯定比组委会更了解我们,给我们上的志愿者培训课程针对性很强,比如针对学生工作时好奇心过重、责任感不强等进行教育。”
王颍彦也指出,组委会明显能感受到学校组织的志愿者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
记者从首都体育学院了解到,原本不属于学校教学、管理范围内的志愿者组织活动,之所以受到首都体院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在2004年底,国际乒联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举行,由于比赛场地就在首都体育学院内,首都体院主动承担了此次比赛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而这次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
杜尔也是在那次比赛中第一次担当志愿者的,她表示,虽然当时自己也有想见大牌球星满足好奇的心理,但通过志愿者工作,她发现自己所获得的实践经验要远比看球星更实用。
据首都体院透露,那次乒乓球赛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志愿者对校方表示,担当志愿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都是日常生活中很难获得的。首都体育学院据此作出决定,在其后的多项大型比赛中,由校方组织学生担任志愿者。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管理系的大三学生刘思阳表示,有了学校的组织,当一名志愿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学校的组织带动了第一批志愿者,随后的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大师杯羽毛球赛,直至本次中网,首都体育学院内,志愿者报名人数大幅增加。刘思阳说,自己寝室的4名同学这次都当上了中网志愿者,不过,有经验的只有两人,其他两个室友都是因为与同学的交流受到触动才报名的,刘思阳说:“很显然,同学之间对志愿意义的传播,要比社会上的宣传更有效果。”
王颍彦表示:“首届中网在志愿者使用上留下的遗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社会开展志愿者工作时间还不长,大部分人不了解志愿者。现在,如果学校能加入到志愿者的培训和组织过程中来,至少可以起到带头作用。”
王颍彦说,本次中网仍保留了少部分的公开招募名额,但在招募过程中依旧发现,很多报名者的志愿服务意识薄弱,因此,“学校组织和公开招募双轨并行的模式,今后几届中网可能会沿用下去”。
本报北京9月11日电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共找到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