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中黎之战的人,相信都记得第二节最后那个进球:经过四名队员之手,球在每人手中停留不过1秒,朱芳雨三分中的。此时,姚明不在场上。
这支中国队因姚明的名气而被称为“姚之队”。这既有姚明名气大的缘故,亦有全队太依赖姚的因由。 三场郁闷的小组赛正是“姚之队”的写照:有没有姚明不一样,姚是唯一让人放心的火力点。不过由于对手太弱,仅此一点便足以让中国队得胜而归。
有位资深篮球教练曾说:一点死、两点活、三点变化无穷。仅此一“点”的“姚之队”难成大器,不说亮相世界舞台,即便如韩国、伊朗这些二三流的队伍亦难言必胜。中黎之战之所以让人振奋,原因在于“姚之队”变成了“队之姚”。姚明没有硬打,全队只是以其为轴心,创造了多次空当起手的机会。姚明下场后,中国队传球快了,配合意识强了,跑动积极了,运转自然也就顺畅了。刘炜和姚明这哥俩合共有了8次助攻,全队得分过双的达到5人。黎巴嫩人如何抵挡有了多点攻击的中国队?
只有把姚明作为整体中的一棋子,他以及全队的威力才能更进一步。周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