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30日电 记者赵仁伟 丁锡国
从荣耀到耻辱,中国足球再次经历炼狱之苦。
2:7,1:5,0:6,这些日子,当中国球队接连以这样的耻辱记录从国际赛场铩羽而归后,中国足球在一片骂声中再次跌入深渊。媒体的讨伐,网民的谩骂,甚至有人喊出了“足球,从中国滚蛋”的口号。
然而,另一幅场景我们仍记忆犹新。就在几天前,当深圳健力宝队强力逆转淘汰沙特阿拉伯对手进入亚冠联赛4强时,这支被骂了一个赛季的球队随即受到国人的赞誉,大有一俊遮百丑的势头。当U17国青队历史性地闯入世青赛8强时,许多人便立即从这支队伍身上看到了中国足球的美好未来。再往回看,当山东鲁能队在“5·11”一战中淘汰日本横滨水手队为国争光时,他们几乎被追捧成了民族英雄的化身。
转眼之间,风云突变,天上地下。但实质上,一球成王寇,一赛定荣辱,这充分折射出中国足球直奔结果的思维模式、急功近利的目标期待、浮躁轻率的工作作风。胜而骄,败而馁,已经成为中国足球圈内多年来重复上演的闹剧、丑剧。
功利足球,让中国足球人活得很累。官员累,累在胜负就是政绩;球员累,累在踢球时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球迷累,累在只看比分而忘了看球的乐趣;媒体累,累在刚刚吹捧又要痛批,等于自己掌嘴。
这一切,都来自对中国足球水平的过高估计,来自对比赛结果的过高期待;来自不自量力的大国心态,来自不切实际的强者定位。胜一场,则自我膨胀,输一场,则自暴自弃。这种功利、浮躁之风已使中国足球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后果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为了结果人心惶惶。为了在短期内出成绩,许多人便将功夫用到了球场外。频繁换帅,不讲求技战术素质的提高;重金刺激,忽视了球员职业精神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头痛医头,不注重足球底蕴的积累。更可怕的是,假球、黑哨当道,各色丑闻横飞。
可以说,中国足球的当务之急,一是认清现实、理性面对,二是铲除毒瘤、净化环境。中国足球的现实是:在世界足球之林,中国足球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是个不折不扣的弱者;足球职业化只有10多年,与欧美国家相比只是小儿科;中国国家队的排名在亚洲是第十名,冲不进世界杯赛决赛圈自然正常;足球人口严重匮乏,“金字塔”结构远未形成。
实际上,2:7,就是中国一流的山东鲁能队与亚洲一流的沙特阿拉伯伊蒂哈德队的差距;1:5,就是U17亚洲冠军中国队跟欧洲冠军土耳其队的差距;0:6,就是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深圳队与兵强马壮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艾因队的差距。
平心静气地接受现实又如何?试想美国、日本、韩国这些10年前还是世界杯赛上的“鱼腩球队”,几年之后却能蒸蒸日上。因此,中国足球能否逆流而上,关键在于能否搭建一个符合足球规律的运行平台,能否营造一个利于足球发展的健康环境。一时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为此,宁可回到起点,做一个健康的弱者。
求之愈切,痛之愈深。不切实际的期望,换来的往往是失望。让足球回归简单,让中国足球回到“弱者本色”,管理者就会多一些扎实的工作,踢球者会少许多无谓的压力,看球者会多几分单纯的快乐,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增添几丝希望的曙光。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国足球”,共找到7,081,53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