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常州10月19日电(记者孙浩、钱荣)中外裁判携手绿茵场成为十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中的亮点。经过数日合作,洋裁判对准备冲击奥运的中国同行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建议。
女曲仲裁委员会官员孙成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将外国高水平教练引进全运会已是第二届,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十运会曲棍球比赛公正、公平,二来也是为了促进中国教练水平的提高,加强与国际裁判工作的接轨。
此次主裁十运女曲比赛的洋裁判共有4名,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德国,水平均在国际A级级别以上。此外,还从男子曲棍球借调一名旅居香港的巴基斯坦裔男裁判。
第一阶段比赛下来,洋裁判对中国同行的水平给予了肯定。作为最高级的裁判,来自新西兰的萨拉·加内特曾经在奥运会为中国女曲的比赛执法。她说:“你们拥有一支顶级队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谈到与中国裁判的合作,她感觉比较默契:“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对分寸的把握都比较到位,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在语言沟通上还有些困难,但在场上可以通过眼神、身体语言来弥补。”
她对中国同行提出建议:“加强语言交流能力,积累大赛经验,调整裁判细节。”
来自德国的国际级裁判彼得拉·米勒也认为,把外国裁判请到中国来,对提高中国裁判的水平十分有利,而且双方的互相了解十分必要。
孙成敏介绍说,中国目前30余名曲棍球裁判,其中国际级的有5名,到达国际A级的只有此次担任广东队领队的胡佑芳一人。“其实,中国裁判的水平与国际落差很小,他们最缺乏的是英语水平和自信的气度,”他说,“一方面他们在努力自修英语,一方面我们抓紧为他们创造机会,增加国际赛事的经历和经验。”
胡佑芳认为,引进洋裁判,对中国运动员适应国际裁判标准也大有裨益。
身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女裁判熊茹表示,尽管语言障碍仍然存在,但他们有信心尽早搬开这块通往奥运赛场路上的“绊脚石”,“我们的实力并不逊色,只要机会来临,一定努力抓住”。(完)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