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中国足球队凭借陈涛的头球,以1比0力克朝鲜队,获得东亚运冠军。这是继东亚四强赛后,中国队在短短3个月内夺得的第二个洲际赛事冠军,为跌入低谷的中国足球打了一剂强心针。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国足已逐渐具备斗士的精神,朱广沪追求的“打不烂、拖不垮、不服输、不言败”的“队魂”,多少在这支队伍身上得到了体现。
然而,如果站在面向2008年奥运的角度,对这个冠军“吹毛求疵”一番,我们会发现,撇开对手实力稀松平常这一客观因素,单论技战术发挥,国足的表现显然也难言完美。
半决赛和决赛,国足打进的三球全部是“空中轰炸”所得。这道独特的风景一方面体现了朱广沪对国足固有优势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国足技战术配合的苍白。在更多时候,国足在地面推进、传切配合方面,依旧是一个“糙哥”。
毋庸置疑,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范围内是有优势的。然而,这些“大块头”还欠缺一些“大智慧”,技术含量不足已经成为阻碍球队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朱广沪在技战术捏合、定位球配合方面,已然为国足略显鲁钝的“大脑”提供了一些氧气,然而这些只是细节方面的修修补补,欠缺整体运筹的开天辟地。
珍惜身体优势并发挥传统,正视技战术差距并不断补课,只有这样,国足才能成为一个既有身体又具头脑的“硬汉”。
本报记者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