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骏炜报道 第一节比赛还剩5分41秒,火箭开始快攻,麦迪突破,篮网小前锋杰弗森在他身边,但明显脚步没有跟上。火箭的1号眼看就能上篮,但他并没有贪功,指尖一拨,皮球恰好落到了无人防守的姚明手中,怒扣,击掌,一年来的每场比赛都会出现的情景。
早就有人说过,NBA的比赛不能光看技术统计,就像和篮网比赛的这个夜晚,数据就撒了个小谎。麦迪在比赛共有4次助攻,而上面所说的这次配合,是他全场唯一一次助攻姚明得分。可是,当麦迪出现在场上时,他和姚明绝不仅仅是1+1=2。
首先是投篮空间。即使麦格雷迪腰上有伤,但他还是那个没有不可能的T-MAC。篮网主帅弗兰克承认,麦迪的突破已经独步天下,除了一对一盯防他的选手外,每支NBA球队通常都会让大前锋或者中锋对他进行包夹。这时候第一受益人是谁?没错,是姚明。
对篮网的比赛中,第一节姚明能在8分钟内拿下10分,第三节他又是5分钟取6分,麦迪为他的牵制作用非常明显,姚明在出手机会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仍保持了高命中率(7投5中),是因为他投篮的空间比前三场要大了很多。篮球世界有时就是这么简单,谁都知道包夹一名球星,三秒区内无可避免地会落出空档,但是你在场上只有5个人,按了葫芦又起瓢,新泽西人这回只能顾头不顾尾。
姚明也承认这一点:“今天全队都打得不错,麦迪给所有人都创造了机会。篮网把重心都放在防守麦迪的投篮,他们对麦迪的夹击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空间。而且麦迪能够迅速的把球转移到空位上去,这样我们的战术就更灵活。下半场麦迪的直接进攻也给对方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其次则是活动空间。篮网主帅弗兰克赛后表示自己原来的计划是:知道你火箭要玩挡拆,那就以己之道,还施彼身。“我们在每次挡拆时都努力地限制麦迪传球的线路,让他只能自己运球。”——奈何天算不如人算——“但是他今天太神奇了,他不需要传球,他只需要在三分线外张手,然后命中。”弗兰克的无奈并不是火箭进攻方式的最好诠释,“挡拆”如果只用了“挡”,那只有一半的威力。姚明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站桩中锋,即使拉出三秒区,他依然有很稳定的投篮能力,特别是面对那些矮个选手时。
当姚明为麦迪挡掉对手后,如果自己能够移动到合适的空挡,那么球交到他手上,火箭的进攻威力依然可怕。更重要的是,更大的活动范围让姚明的呼吸也能更自由些。象对热火一战中,由于其他人几乎没有得分能力,姚明只能作为进攻核心。但这样的恶果却是,火箭的进攻变成单调的:姚明落位,其他四个人传球到内线。姚明必须总是在内线和对方的中锋进行肉搏战似的对抗,虽然他得到24分和14个篮板,但最后20分钟内,因为体能下降和对手的包夹,姚明只得两分。
麦迪回来了,火箭取胜了,虽然姚明的上场时间下降,也不再是火箭的第一攻击点,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受益最大的,其实还是姚明。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