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柱
笔者第一次见到叶桂是1996年,说起来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的时间人们会遗忘很多东西,但能够记住的,必定已终生难忘。
那时笔者还在某研究所工作,研究所里有十来个棋迷,其中一个棋迷平常老在我们面前吹嘘与湖北几位职业棋手关系如何如何铁。我们就撺掇着他把几位棋手请到单位里来指导指导大家,结果还真叫他请来了,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来的不止一位,叶桂、黎春华、刘帆一起都来了。
记得当时叶桂梳的是个马尾辫,一副邻家小女孩的模样,但印象最深的是她比较瘦,其实也不一定是瘦,主要是在见到她本人前,在报纸上看过她得奖的照片,照片上她春风满面,因为只照了一个脸,所以显得比较胖。
因为那位同事的关系,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几位职业棋手的一些“花边新闻”,比如谁哪天打了一宿牌,哪天喝了几斤酒,谁和谁恋爱了等等。
一天,我在中山棋院下棋,下着下着就开始和棋迷胡侃,说起了叶桂和林卫国的事,仿佛我住他们家隔壁似的。一不留神发现有个人在抬头看我,原来就是叶桂呢!我很尴尬,等着叶桂数落我,但她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又低头继续她的棋局。
后来,由于单位始终死气沉沉,大家不甘于现状,各自奔生活去了。我呢,所幸生活里还没离开围棋,成了一名围棋记者。
再次见到叶桂就有了采访任务了。一天,湖北围棋队的几位棋手集中在武汉云生围棋学校训练,我得了阮云生教练的允许进对局室拍照,但因为棋手们在下棋,而且棋手的个性不一样,这种时候的拍照很难有满意的效果,但拍到叶桂的时候,她很配合的抬头微笑了一笑,说实话,我很感动。
以女棋手的标准,叶桂当然堪称一流,但即使把范围扩大,把男棋手算进来,叶桂也绝非泛泛之辈。比如,1997年,叶桂淘汰周鹤洋,击败王磊、战胜罗洗河,杀出男棋手的重围捧得NEC新秀杯;接着在第二年的中日NEC新秀对抗赛中,叶桂以2∶0击败日本男棋手仲邑信也六段,巾帼不让须眉,名震棋坛。
2004年,叶桂夺得全国女子个人赛冠军,并在正官庄杯擂台赛5连胜,本以为照这个势头,2005年叶桂会全心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但结果是2005年3月底,叶桂成为上海建桥学院一名围棋教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现在女棋手的比赛毕竟不多。何况,女棋手从事围棋普及工作,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棋圣吴清源就说过:教会一个女人下围棋,等于教会三个人下围棋。
2005年12月30日,回到武汉的叶桂应邀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记者:从棋手变为教师,感觉如何?
叶桂:感觉不错啊。
记者:一个班大约多少人?学生的水平高吗?
叶桂:目前一个班大约30个人,学生的水平不高,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启蒙水平。
记者:每周多少课时?
叶桂:一周2——3次课,每次一小时。每周三还有个社团活动,大约3小时。活动是专门的场地,特别大,类似棋社。
记者:学生的兴趣怎么样?
叶桂:一般男生持续的时间长一点,女生刚开始兴趣比较浓,但后面就很难坚持了。
记者:围棋课算学分吗?
叶桂:围棋在该校属体育学科,围棋成绩参与体育学科综合评分。
记者:平常住哪里?
叶桂:住学校。这里要特别感谢周星增校长对我们的照顾。
记者:和大学生在一起,感觉如何?
叶桂:感觉现在的大学生都挺开朗,挺活泼,挺会玩的。
记者:上海的饮食偏甜,还习惯吗?
叶桂:还好。平常吃饭都是在学校里,学校的口味挺大众化的,很照顾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
记者:节假日都去上海哪些地方逛?
叶桂:南京路去得多一点。
记者:平常还有哪些爱好?
叶桂:打羽毛球,看书,现在看小孩教育方面的书多一点。
记者:除了教课,您今年也参加了不少比赛,成绩还不错,是怎么保持状态的?
叶桂:状态跟心情有关。一是因为比赛机会少了,反而更珍惜;二是远离了赛场,思路反而很开阔了;三是因为生活安定了,心态比较放松。
记者:对现在年轻一代的女棋手怎么看?都说她们的天赋不如上一代,您怎么看?
叶桂:天赋方面是略差一点,也有现在的女孩子比较贪玩,不如我们勤奋的原因在内,但现在年轻一代的女棋手比我们那个年代机会多。
记者:如何尽快提高现在女棋手的水平,您个人有什么意见?
叶桂:我个人觉得女子能进围甲最好,现在女子和男子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记者:说真的,你个人比较看好谁?
叶桂:李赫。这小女孩很厉害。
记者:今年您大概下了多少盘棋?印象最深的一盘棋是?
叶桂:今年大概下了二十多盘棋。印象最深的一盘棋是今年名人战对黎春华的第一盘,死里逃生。
记者:2005年已接近尾声了,您觉得今年过得怎么样?
叶桂:很开心。
记者:最开心的事情是?
叶桂:与女儿在一起。
记者:女儿今年多大了?打算让她学围棋吗?
叶桂:女儿今年5岁半了,没有学围棋,倒是学了一段时间的国际象棋,还报了舞蹈、图画、田径班,至于将来朝哪方面发展,还要看她的兴趣。
记者:女儿平常比较听谁的话?
叶桂:比较听爸爸的话。
(《围棋报》独家合作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