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宁是个非常有新闻价值的队员,他在国家队踢首发前锋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有大批的球迷围追堵截,但是记者们却往往敬而远之,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对他采访甚至对话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今被申花队挂上了榜,按理说,已是大大的今不如昔了,没有什么球迷追捧了,但是记者们却将他当成了最重要的报道热点。 无论在海口还是广州,各地记者往往只关注“自己队”的体测情况,但是有张玉宁出场就不一样了,他来现场,大家看他;传说他来,大家等他。这个下午在广州体院的足球场上,许多记者互相说着这样的对话:
----还不走啊,后面没什么队了?
----再等一会儿吧,听说张玉宁要来。
然而张玉宁始终没有出现,据急急忙忙跑来报信的吴金贵介绍说:毛毅军带着张玉宁、肖战波等队员因塞车,可能无法参加今天的体测了,他们还在路上往这里赶,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抵达不敢乐观。看起来吴金贵非常明白张玉宁的市场价值,传说在申花高层中关于张玉宁的去留他也是一个坚决的“留玉派”,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长一段时间内他的观点并不能令董事会信服。一方面,张玉宁三年前签下的工作合同已经不能适合今日被阎世铎毁过的足球市场,另一方面,三年来张玉宁并没有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前锋甚至地位还有所下降。三年前的中国足球,除了郝海东就是张玉宁,而且他也真的信守诺言帮助申花拿到了联赛冠军,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起码在朱广沪的心目中,张玉宁是排在李毅、谢晖之后的前锋。当然,如同联赛的成绩并不是简单的球队实力评估报表一样,射手的排名也是如此,并不是说进球最多的就是最好的射手,对俱乐部的价值更不能简单地用进球数来衡量。
对于申花俱乐部来说,如果没有张玉宁的挂牌、体测,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你吗?这个教训其实在前几年的国安俱乐部就已经总结出来了,当时国安也是为了挣(省)钱,先后卖出了高峰、谢辉、曹限东、高洪波等招牌球员,还美其名曰:国安的魂还在。而球迷的回答是:去你大爷的吧,鬼魂还在吧!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曾几何时,工体也是中国联赛数一数二的金牌球市啊,可是现在球迷去看球,需要先给自己找出一个理由来:我去看谁?
申花俱乐部现在也是这个问题,进不进球、赢不赢球是另一回事,你的比赛给谁看、让人家来看什么、用什么来招徕球迷、如何经营球市是另一回事。中国有句话老说,富不过三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后代子孙没本事,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做百年老店。吴冀南已经59岁了,即将退休,在给下任留一个响当当的申花品牌与在上级面前“站好最后一班岗”之间,不知道他更看重哪一个。
这个下午,守候在广州体院的记者们与其说是在等待一名挂牌的标王,不如说是在守候一个品牌,而张玉宁在目前的申花盛名之下,已经其实难负了。 (责任编辑:郭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