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薄熙来、上海的龚学平,重庆的陈际瓦、余远牧,青岛的臧爱民,成都的蒋显伦,深圳的于幼军……在中国足球的不同时期,出现过“相当多”的“足球市长”。因为这些“足球市长”的存在,这些城市的足球在相应的历史时期内也都有过不错的表现。
但是一晃至少10年过去了,“足球市长”这个当初叫得响亮的词汇,似乎快要或者已经淡出中国的足球词典。到底是市长不关心足球了,还是足球不吸引市长了,抑或是足球与市长互相间的吸引力都下降了?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不得而知。
2004年年底,当时首届中超联赛刚刚落幕后不久,南方一家体育报纸发表一篇题为“中国足球影响力排行榜(TOP10)”的文章,将上海、大连、济南、北京、沈阳、深圳、重庆、成都、天津、青岛列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足球城市的第1至第10位。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2006年中超开赛前,如果再进行一次这样的排名,恐怕顺序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上海、大连、济南仍可排在前两名,但从第3至10名的排序有可能不太一样,至少深圳和沈阳就极有可能排到倒数的第一和第二名去。
与人们心目中足球城市影响力排名发生变化相呼应的是,“足球市长”也渐渐成为一种回忆。
2001年3月,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在广州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关于广州市政府是否会以“城市名片”支持已经跌入甲B的广州足球时说:把广州足球的低迷归结到政府是不公道的,足球已经实行俱乐部制,要政府拿钱支持球队是不行的。
那是发生在大约5年前的事情,林树森的一句话,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把那些指望往走向市场的广州足球加入计划经济调味品的意图封死”。林市长的这句话,也意味着他自己并没有想像当初的薄熙来一样想当“足球市长”的意图,这种表态在事后看来,似乎早已预示着广州足球在一旦失去市场之后将被淘汰出中国足球主流版图的残酷可能。
而在那之前,广州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是中国足球改革进程中的一面旗帜。在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最早的企业冠名球队(广州白云山队)出现在广州,最早的职业俱乐部球队(1993年1月8日成立的广州太阳神足球俱乐部)出现在广州,俱乐部最早引进内援(李强)的事情发生在广州,俱乐部最早引进外援(马丁)的事情出现在广州,中国足坛最早出现“同城德比”(1994年广州太阳神VS广东宏远)的城市是广州……
但现在,名不见经传的中甲球队广州日之泉成了这座拥有无数值得骄傲的足球历史的城市中,足球级别最高的一支球队。这么说,毫无贬损广州日之泉的意思,只是想说,光阴易逝,岁月无情,广州就像中国城市足球的一面镜子,从足球市长的淡出,到足球市场的蜕变,折射出10年足球版图的风云变幻。
“足球市长”(或“足球省长”)的被叫停,也许有政府约束的原因,但这是否也昭示着中国城市足球在彻底走向市场过程中的一种后天“断奶”必然,也是众说不一。
进入2006年,“足球市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中国足球“城市之火”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却值得人们关注。在四川、广东、陕辽宁这些“省足球”或挨个谢幕或江河日下之际,“市足球”却正迎来一轮崭新的浮华躁动和重新洗牌。
中国城市职业足球,任重道远。 胡昊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