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的方言俚语丰富多彩:粤语,“傻仔”;闽南话,“憨仔”;上海话则为“刚度”……四川话最为俏皮,叫“瓜娃子”。说人“傻乎乎的”,则用“瓜兮兮的”。
此次大师赛,赛前先后进行了三次抽签,成了羽坛的一大笑柄。 “听说出了技术失误,裁委会这些人咋‘能个’(那么)瓜(傻)呢?!”“他们才不是瓜娃子,(不)晓得在搞啥子名堂哦?”两位四川的体育人调侃起这场“笑话”,意犹未尽。一个总奖金25万美元的大师赛被一群“瓜娃子”搅得瓜兮兮,信誉大打折扣。不过,国际羽联的“钦差大臣”—印度籍的总裁判长坚决否认自己是“瓜娃子”。“When
I go there,everything have been
inorder(我到来后,一切井然有序)!”他理直气壮地把“瓜”踢给了别人,在自己的脸上贴满金。
效力法国队的四川旧臣皮红艳鏖战蒋燕皎遗憾败北,老队友见了她以“骂”当安慰:“你咋瓜兮兮的,被她调起走?!明晓得自己的体力不如她。”抹了抹脸上的汗水,皮红艳眼睛瞪得大大的,像是在辩驳:“老子在国外闯荡那么多年,才不是啥子瓜娃子!”
“你整天瓜兮兮的,写那么多手记,深圳人看不看得懂哦?瓜娃子,走咯,老子带你去看李宇春练扩胸的地方……”此文收笔前,一个“瓜娃子”同行催促道。 (张明俊)
(责任编辑: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