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孙嘉晖 本报清远4月7日电
中国飞碟运动的发展一直是在走一条“女子项目带男子项目”的路子。巫兰英在1981年世锦赛上获得女子飞碟双向个人和团体两项冠军,为中国飞碟射击队敲开了世界大赛的“金库之门”;张山更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力挫群“雄”以200靶200中的成绩获得冠军。
“中国队的女子项目在历史上曾取得过‘6连冠’的辉煌战绩,她们目前也在多向和双向两个项目上保持着世界一流的水准,”中国射击队(飞碟)总教练孙盛伟介绍说,“男子项目这几年一直处于上升期,我们在双多向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双向和多向项目上则水平一般。”
地方队
平日“空枪”练姿势
目前,全国共有16支地方队开展了飞碟运动,但每队的队员都不多,业余选手更是屈指可数。“由于正规靶场和资金有限,很多地方队队员只能在平时拿‘空枪’练动作,周末才到靶场打几枪。”说到国家队的梯队建设断档时,孙盛伟很无奈。
飞碟运动是一项高消费的“贵族运动”,通常来讲,经济发达地区更应该具备发展这项运动的条件,但在国家队中,来自经济发达省市的队员并不占多数,作为经济大省和体育大省的广东更是没有一名飞碟队员入选国家队。
广东的东莞和清远都有靶场,深圳的靶场也即将建成,应该说场地和资金对广东来说都不成问题。据广东省体育局的一位人士介绍,省体育局目前对飞碟运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准备从青少年抓起,并着手组建省队,而且将于今年举行的省运会也增设了飞碟项目,这都为广东飞碟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大环境。
其实,在国内飞碟运动普遍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队伍可以缩短培养一名年轻运动员的周期,以在十运会上获得男子多向冠军的山东队小将于小凯为例,他在夺冠时才17岁,由此可见,广东现在发展飞碟运动还不算晚,而且还大有可为。
求发展
四大困难亟待解决
困扰中国飞碟项目发展的首先是“场地之困”,据中国飞碟射击队总教练孙盛伟介绍,目前国内仅有上海、南京、沈阳和清远等四五个城市拥有比较规范的靶场,而且靶场通常距离城镇较远。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城市都有靶场,很多飞碟爱好者都是自己开车到靶场训练的。
“资金之困”令许多中国运动员无法承担训练和比赛的高额费用,比如,中国队队员使用的枪支都是进口的,一支枪的费用约为5万元人民币,一枚国产子弹的费用为1.3元~1.4元,进口子弹的费用则在2元左右;另外,靶碟的开支也不小,一个国产靶碟需要0.45元,而本次清远世界杯赛使用的进口靶碟每只更是高达1美元。
“教练之困”也限制了项目的发展。目前,国内专职飞碟教练人数非常少,只有孙盛伟一人拿到了国际教练员B级证书。
最后,中国飞碟运动员参加高水平赛事的机会也很有限,这可以说是“赛事之困”。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