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厚”中国人民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北京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关于观众在赛场上的行为规范节目,我认为,这很重要。赛场上的文明行为也构成国民素质的一部分。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以“性善论”为基础肯定绝大数去赛场欣赏运动比赛的观众就和欣赏文艺演出的观众一样,都是抱着欣赏比赛,观看比赛,观看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所体现的运动技艺和精神风貌而去的。对他们来讲,这是一次精神享受,从历史上看我国人民有这样的好传统,1961年在北京举行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时候,有两个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徐演生打日本运动员星野的16大板,每一板观众都为双方加油助威。日本女运动员松琦君代始终面代微笑地输给了邱钟惠最后赢得了女单世界冠军,但是现场观众给松琦君代的热烈掌声不亚于邱钟惠
,当场观看比赛的周恩来总理,当场交待说:“我们每年都请松琦君代来中国或访问,或比赛。”当时在场的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蒙塔古先生(英国人)也赞扬说:“中国观众是最好的观众。”因此,文明观众,即能在观看运动比赛时释放自己的激情和赞美,又能尊重运动员,为他们的技术和风格叫好。
当然,在观众中也会有个别,少数人由于控制不住自己在激情中的理智产生有些过激行为,也不排除有个别的“害群之马”,但无论如何,还是极少数,问题在于,这些极少数人的作用放大现象和带动了一些不自觉的人。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在比较拥挤的情景中,这样消极情绪的传染作用就快。同时,在群众中,如果没有在这一某群人其他理智的人予以及时的劝阻,人们就会误会这不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因而更加助长。完全靠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的“干预”是不够的。群众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纠正”更重要。我相信,我们的市民以及全国的公民都会这样做的。
因此,我觉得现在在首都逐渐展开的做奥运会的文明观众的宣传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奥运会的参加者将从观众中看出中国人对他们的态度。他们不会对我国人们的爱国主义持任何异议,因为在他们的国家中也是这样的,他们完全理解。但是,由于锦标主义而造成的排外或蔑外的印象。虽然,我们有些人主观上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是完全可能造成别人会这么样看的。当好东道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依靠环境,而这环境中能包括我们每个人。每个人的行为形成了环境。因此,从自己做起就是在自觉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不仅在观看比赛时是这样。其他方面,如维持首都的交通秩序方面也是这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我们大家的共同责任。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