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薇 石永红
意大利人孟斐璇,人称中国壁球的白求恩。正是这位43岁的菲亚特(中国)董事长,打造了北京壁球梯级联赛和首部中文壁球规则。只因对爱好倾注无限激情,孟斐璇成了中国壁球的“关键先生”。
16年前来到北京时,孟斐璇只是一个爱看壁球赛、对壁球感兴趣的人。因为找不到打壁球的中国人,孟斐璇只能通过和“老外”切磋提高球技。在他的印象中,1996年左右北京才开始有人打壁球,但刚为交手对象增多而感到高兴时,他就因工作关系于1998年去了南京。因为壁球在那里更加稀罕,孟斐璇只好通过研究项目规则来满足自己的爱好。到了2001年,做足理论研究的他已经能执法比赛了。
2002年孟斐璇回到北京时,那里名义上有了城市联赛,但因无人统计结果、计算排名而名不副实。“打球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赛事环境,”正在此间担任全国体育大会壁球比赛裁判长的孟斐璇说,“将打球作为爱好当然不需要有竞技体育的那种成绩压力,但也要用比赛来刺激,否则水平就不可能再提高。”
“可是,怎样才能让一个无法固定球员参赛时间、对手、场次的业余联赛,拥有客观反应成绩的排名呢?”带着这个疑问,孟斐璇频繁出入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挖掘出为国际象棋而发明的ELO等级分制。“有了这个依据,我们只要调整好各种参数就能计算排名了,”孟斐璇说,“实践证明,结果相当客观。”
就这样,北京壁球梯级联赛2003年正式启动,参赛人数从40位发展到近100位,中国球员比例从不足一半到80%。这段时间,孟斐璇还完成了另一项“伟业”——翻译壁球规则。
“直到2004年,参加联赛的球员,包括那些技术不错的,都还处于不懂规则的‘野打’状态,”孟斐璇说,“因为没有中文规则,中国壁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于是,精通中英文且是壁球专家的孟斐璇辛苦工作6个月,交出了中文版的壁球规则。“当然是义务的,没有报酬,但精神回报无限,”他说。
有了中文规则,孟斐璇又开始忙着培训裁判。看着经过自己培训、考核出来的裁判在本次体育大会中执法,孟斐璇感到十分欣慰。
(责任编辑:钱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