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旻 自从5月13日主场战胜重庆力帆队以来,上海申花队已经在联赛中取得了四连胜的佳绩。或许四场胜利对于申花这样的老牌劲旅算不得什么,但是考虑到申花赛季初无比艰难的行程,这今年第一个四连胜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以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申花队确保联赛第三名的基本指标,甚至是达到去年亚军的高度,已经不是一件难事。
那么,是什么让赛季初大失水准的申花队迅速走出了困境,这变化的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真理呢?其实,对一支球队而言,任何时候,团结都是最大的战斗力。
金贵战术自我修正
双前锋取代单中锋
细心的球迷一定会注意到,申花队最直接的变化,就来自于基本阵容和打法。本赛季申花队少帅吴金贵力图自我突破,为球队设计了全新的“433”阵型,其基本理念正来自于2004年欧洲杯以来在欧洲大陆普遍流行的“边锋革命”。吴金贵想让申花队在战术打法上再上一个台阶,紧跟国际足坛潮流和先进性,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中国球员个人能力和球队对新阵型新打法的适应性等问题,遭遇到了很长时间的阵痛期。
郜林居左、尤万偏右,拉米雷斯单中锋,身后则是孙吉、肖战波、于涛组成的三后腰,这是吴金贵赛季初最基本的打法。实战中尤万可以靠近拉米雷斯形成他擅长的二前锋,孙吉则顶到右边锋位置。但是这个“单中锋”、或者说“三后腰”对球员的个人能力要求极高,特别是对战术的理解力和全队的一致性都让申花队员很难适应。禁区中只有拉米雷斯一个接应点,后排插上和边路突破能力都不是很强,自然导致了申花队在进攻中打不开局面,长期受困“零进球”问题。
正是从主场2比0战胜重庆力帆队开始,吴金贵终于决心改打“双前锋”,当时恰逢深受金贵器重的郜林被征调前往土伦杯,吴金贵酝酿多时的“双前锋”终于成型。接着是2比1击败大连实德、3比0大胜辽宁,1比0力克长春亚泰,申花队在仅有的四次“双前锋”出击的比赛中收获了四连胜。这四轮的进球数几乎相当于前11轮的进球总和,双前锋让拉米雷斯焕发的活力和菱形中场给申花队进攻局面的打开都带来了质的变化。
拉米雷斯作为洪都拉斯国家队的主力前锋,在个人能力上并不比中国球员差,只是他仅仅是一个有特点的球员,而不是马丁内斯、佩特科维奇这样的球星。因此,如何用好拉米雷斯的特点,是金贵该仔细琢磨的问题,对于像他这么一个速率比较慢的球员,充当单中锋的话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另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重用小将王珂。自从4月19日申花主场迎战天津泰达以来,吴金贵终于把有技术特长的王珂推上了主力位置,发挥了他擅长组织进攻和传威胁球的特点,当肖战波的位置逐渐被郑科伟取代后,王珂还成为球队主罚前场任意球的第一人选,近几轮比赛连续制造了很有价值的助攻。敢于用王珂取代尤万出任前腰,包括力挺郑科伟站稳后腰,都是吴金贵在战术选择中从善如流、顺应民意的积极举措,也得到了队内大多数人的拥护。
领导班子取得共识
俱乐部力挺吴金贵
战术的别扭被及时调整了过来,球队外部环境的“人和”当然也很重要,特别是在球队处于困境的时候,很多不和谐音从球队内外传了出来,一度让吴金贵的帅位也动摇起来。
申花俱乐部则经受住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考验。在球队连续输给“副班长”球队的时候,俱乐部总经理吴冀南多次发表声明,明确表态“力挺吴金贵”。他还亲自来到球队,在大会上重点强调了团结问题,在第一时间就稳定了军心。
有一个细节很说明问题,多年来有关申花俱乐部高层和球队教练班子不和的传闻时有发生,远的还可以追溯到楼世芳时代。但是,就在申花队本赛季最困难的时刻,吴冀南在球队4月5日5比1大胜河南建业的足协杯比赛后,当场拉着俱乐部副总戴春华和主教练吴金贵要求拍照留影,甚至还把自己的双手搭在了另外两人的肩膀上,这对一向行事低调的吴冀南来说,实属意外之举。
实际上,以吴金贵在申花队的人脉和在球迷心目中的人气,输一两场球还远不到下课的时候,只不过在球队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他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无论球队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俱乐部能够力挺吴金贵,首先帮助主教练减压,的确是明智之举。在申花领导班子、包括董事会的集体讨论中,除了战术上的及时总结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球队在心态上过关,让教练和球员彻底把思想包袱放下来,不要受到外界关于“豪华阵容”的干扰,担任领队工作的戴春华无疑在幕后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有关球队是否需要引进第三外援的问题,俱乐部高层和主教练吴金贵也达成了共识。与赛季初暂时无意第三外援的论调不同,俱乐部在这方面也作出了较大让步,终于同意了吴金贵希望引进第三外援的申请。考虑到申花需要应对亚冠联赛和在中超联赛中的严峻形势,吴金贵对引进第三外援的努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将帅”能够在联赛第一阶段结束前就达成这样的共识,还十分平稳和迅捷地完成了引进工作,的确从一个侧面再次让外界看到了申花队内“共渡难关”的决心和务实作风。
问题球员及时救治
队长不争平稳过渡
其实,早在赛季开始前,很多圈内人士就对申花队引进过多大牌、是否会导致队内矛盾和派系的问题有过担忧。事实上,这也是申花队的管理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能够担任申花队队长的人选就多达四到五人,入选过国家队和资历雄厚的球员更是超过了一个主力阵容。
在球队成绩不好的时候,这种潜在的危机的确容易暴露出来,甚至会被外界无端地夸大和猜测。幸运的是,申花队的正派传统在此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球队在这一阶段用各种手段让这一潜在的危险没有可乘之机。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刘云飞事件”。试想,如果“刘云飞事件”发生在中超其他球队中,结局又会怎样?无论是戴春华还是吴金贵,他们对刘云飞的问题处理都是十分谨慎的。根据他伤病和心态需要调整的现实情况,先是同意了他请假的申请,在逾期不归的时候,又公开下达了处罚意见,最终经过帮助教育,很快让刘云飞回归一队,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这一“危机公关”的表现,展现出了申花队在处理敏感问题时的智慧和勇气,对队内其他球员的教育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刘云飞事件”发生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刻,结果这一事件非但没有动摇申花队的军心,反而让刘云飞更好地融入了球队,球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和这一事件有类似效应的当然还有“队长选择问题”。
“队长之争”完全是媒体和外界需要一个概念制造出来的话题,其实,早在引进李玮峰和刘云飞之前,俱乐部就明确了“队长不变”的思路。“以不变应万变”、“无为而治”都是申花俱乐部最想达到的境界。
但是在肖战波因伤缺席和状态不稳的情况下,球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场上队长”问题,在一场比赛中,替补上场的球员甚至不知道该把队长袖标交给谁。以吴金贵为首的教练班子巧妙地利用足协杯让国家队队长李玮峰尝试担任场上队长,虽然他对申花队的情况还不熟悉,但是大头的职业精神和个人能力还是得到了一致赞誉,他能带给球队的激情让俱乐部和吴金贵也十分看重。
可喜的是,无论是杜威、孙祥,还是肖战波、李玮峰,都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尊重其他人担任队长的决定,杜威曾高姿态地表态说,回来并不意味着就要拿回队长袖标,肖战波有资历有威信,完全可以胜任这个队长;李玮峰连续出任了场上队长后,也在肖战波回归主力阵容后主动把队长袖标交到了肖战波的手上。这一切都表明,申花队内的团结氛围非但没有受到成绩的影响,反而比以前更加有凝聚力了,这不得不说是申花队成绩迅速反弹的一个根本动力。 (责任编辑:迎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