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仑世界女排精英赛中,中国女排险胜荷兰、力挫俄罗斯、大胜古巴,完成了2006年度的首次亮相。但是,如此战绩并未给中国排坛带来惊喜,大家对这支新老结合的队伍反而忧心忡忡:她们能否恢复并超越自我,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建奇功?
这是基于如下理由:参加比赛的俄罗斯队全部由新人组成,荷兰队并非世界超一流队伍,古巴队的世界超级球员未来参赛;而中国队则是倾巢而出且全力以赴,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由此而论,如此全胜并没有热烈庆贺的必要。反观中国女排的表现,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老队员的比赛状态不升反降,新队员的竞技水平无重大突破,新老队员在比赛中欠缺和谐;尤其是在心理状态上,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表现得跌宕起伏,这是其未能稳定发挥的关键所在。
竞技体育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公平竞争是竞技水平发展的规律,任何个人或任何球队皆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唯有按照这一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因此,中国女排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格局:首先,要打破新、老队员的界限,在“水平”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区分主力与替补的唯一标准;另外,取消功臣与新人间的差别,曾经的辉煌只能说明过去,我们需要的是北京奥运的英雄。因此,严格遵从公平竞争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女排实现突破的必由之路。
除此之外,对新队员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更是当务之急。在实战中强化对新球员的训练,是其走向成熟的唯一道路;而新队员的崛起,不仅为北京奥运卫冕带来希望,而且也预示了中国女排灿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