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北京站的比赛于今晚再燃战火。中国队技高一筹,以3比1战胜古巴队,从而将今年国际大赛的连胜场次增加到了五场。在这五场比赛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女排又有了些许的战术变化,而换人战术则成为了在此前五场比赛中的最大亮点。
在今晚的比赛中,出现了李娟换徐云丽的场景。由于徐云丽的发球攻击性相对较弱,因此她在此前的几场比赛中也曾多次被队友替换。今天李娟也充当了一回替换徐云丽的角色。毫无疑问,李娟上场的一大原因在于她的跳发。众人所知,跳发比飘球更具杀伤性。然而李娟的上场还有着更深一层的作用,那就是承担后排的一传以及防守任务。当徐云丽的轮次换到后排时,中国队的接发球体系为周苏红、杨昊以及张娜(张娜替换徐云丽时)。此时接发球的任务大多压到周苏红以及张娜的身上。换上李娟后,张娜就可以替换轮次在徐云丽之前的杨昊。这样,当李娟轮次在1号位以及6号位时,中国队的接发球任务就由三人承担,此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国女排的一传质量,也为一攻以及战术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中国队仍然可以保持李娟的一个后排进攻点。这样的换人作用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回忆昨天对阵荷兰队的那场比赛,荷兰队在比赛中曾一度采取发球战术,即将球发给后撤接一传的周苏红,意在破坏她这一进攻点。这个战术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当李娟获得了上场的机会后,这个发球战术也只能“昙花一现”。在李娟换下杨昊后,中国队在此轮中再次呈现三人主接发球的形式,而周苏红的一传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以说李娟的上场再次帮助中国队渡过一个难关。
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国女排有了新的战术变化,即周苏红轮次转到4号位时,她与王一梅不换位。这样,前排从左到右的轮次依次为周苏红、刘亚男以及王一梅。这个战术变化其意义在于让拦网高度相对较高的王一梅与刘亚男配合拦防对方的主攻。不过在转换为接发球状态时,在2、3号位进攻的周苏红仍然要后撤到5号位接发球。从5号位到2、3号位之间的路线显然就成了让对手实施发球战术的突破口。这个变化引起了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此轮接应与主攻不换位,让周苏红在1号位接发球后,在4号位进攻,这样是否可以减少一传的压力。毕竟周苏红在浙江队时曾担纲过主攻的角色,因此一轮四号位对她来说并不是难事,王一梅凭借着身高优势,在2号位的进攻想必也不会吃亏。而周苏红在这一轮次被对方破坏跑动路线的不利情况也可以消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中国队较为有利。不过这样的单方面想法毕竟和实践有所脱离,具体情况还得根据场上形势而定。
明天,中国队就将迎战俄罗斯队。我们在祝愿中国队拿下比赛的同时,也希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让喜欢中国女排的球迷再过一把瘾。 (搜狐体育 正天) (责任编辑:拉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