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
从一把钢钉里挑出一把金子很简单,但要从一把玻璃渣里拣出一颗钻石很难。
但这并不能证明,那把玻璃渣里面就没有有价值的钻石。而是考验你眼力的时候到了。
这是一个被公认的选秀小年。 没有一个铁定能在将来成为全明星的人物摆在我们面前,没有2003的詹姆斯、安东尼、韦德、波什;没有2002的姚明;也没有1997的邓肯。在这个时候,甚至没有一个布兰德或者博格特式的人物能够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像每一个曾经经历过的选秀小年一样,直到选秀的前夜,我们都不能确定大致的选秀顺位,那些手里握着选秀权的总经理们也不知道。
因此今年手握高选秀顺位的球队在选秀之前的态度最犹豫和暧昧,在选秀之后,立刻发生的交易也最多。没有人敢确保他们用高顺位挑来的人究竟如何,如果用拥有潜力的新秀换一个成名人物,至少可以增加保险系数。当然,也有很多买家决定亲手选择,自选自用,终究没有人愿意放弃拣出一颗钻石的机会,尽管那需要一双法眼。
每个总经理都认为自己有一双法眼,这是他们的价值所在。但在选秀历史上,事后证明愚蠢和昏了头的选择比比皆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显而易见,但他们拥有怎样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拥有怎样的心态和意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这也是那些NBA资深球探们存在的意义,他们四处寻觅,长年跟踪,探询一名运动员场上和场下的生活,最终做出球探报告。即使如此,一名球员的未来也难以被保证,在金钱改变了他们的世界之后,个性和勇气往往能决定他们的成就。
所以那些愚蠢的选择往往属于天赋异秉的运动员,他们的身高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让他们稚嫩和脆弱的内心被忽略。最近几个水货状元,无论是乔·史密斯、奥洛沃坎迪还是夸梅·布朗,无不是这种先例。在被公认的最近一个选秀超级大年里,榜眼米利西奇最早被形容成一个“能投三分球的邓肯”。但在三年之后,他不但不如他身后的绝大多数同级生,连邓肯的队友涅斯特洛维奇也不如。
在反面,那些火眼金睛的选择不但是对运动员天赋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内心的探察和肯定。一颗强悍的心可以弥补身高和力量的差异,是像迈克尔·乔丹(1984年第3位)、科比(1996年第13位)、韦德(2003年第5位)那样的后卫可以名标青史的根源。
做出在1992年第1位选中奥尼尔那样的选择并不难,难的是老尼尔森得到了1999年第9位的诺维茨基;
做出在1997年第1位选中邓肯那样的选择并不难,难的是波波维奇在1999年第57位选中吉诺比利,接着在2001年第28位选中了帕克;
做出在2002年第1位选中姚明那样的选择并不难,难的是活塞在同一年的第23位获得了普林斯。
所有这些艰难而令人惊奇的选择,把总经理们的目光和境界分出了高下。在这个意义上,当你面对像今年这样的选秀乱世,正是那些英明的总经理们施展乾坤妙手的时刻。
在我们得知的那些名字里,一头乱发的前锋莫里森被认为也许是下一个伯德,意大利人巴格纳尼被认为也许是下一个诺维茨基,从大前锋阿尔德里奇、蒂洛斯·托马斯到后卫布兰顿·罗伊,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未来的模板。他们此刻只有顺位的区别,和那些无名人物前途一样莫测,没有人知道谁终究是玻璃渣中间的一粒,也没有人知道谁会是一颗钻石。决定他们未来的,是那些只有慧眼才能发觉的因素。
选秀只是起点。三年之后,这些运动员和选择他们的总经理们才能得到公正的评判。
最大的赌博:状元巴格纳尼(多伦多猛龙,总经理科朗吉洛)
布莱恩·科朗吉洛总会做出英明的选择,但这一次,也许他并没有真正的把握。
猛龙队最终依然选中了巴格纳尼,希望他成为波什身边的一块基石。但是没有人能确定这个2米13的中锋或者大前锋的将来。他会是第二个诺维茨基么?也许他是第二个米利西奇。
米利西奇的先例显然让猛龙在作出选择之前的一段时间有过犹豫。巴格纳尼是NBA历史上第二个没有任何美国篮球背景的外籍状元新秀,在这之前,姚明创造了历史。但当姚明登陆NBA的时候,他已经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证明了自己,他是中国男篮的绝对主力,入选世锦赛的最佳阵容。米利西奇和巴格纳尼都不同,他们都没有入选自己的国家队,甚至在他们的俱乐部当中,他们都不是绝对的主力。他们身材高大,拥有灵活的脚步,能在三分线外准确的投篮,但他们的力量和对抗能力都有巨大欠缺,都需要适应美国篮球激烈的战斗风格。
与此同时,他们需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适应美国的生活。这对于他们而言,就像进入第二个世界。在这一点上,姚明的适应能力,他的平和、幽默、宽容给所有外籍新秀作出了典范。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姚明一样,能够拥有清晰的判断和足够的智慧。
猛龙曾经试图把状元选秀权拿出来交换,以此获得一些保障,但在今年选秀小年的前提下,终究没有球队和他们达成一致。科朗吉洛最终使用了他的选择权,完成了他执掌猛龙之后第一次真正的赌博。在今后的一年里,巴格纳尼将背负着巨大的问号和压力,他将时刻面对怀疑的目光,摄像机随时可能撞到他的脑袋。诺维茨基和米利西奇其实只有一线之别,诺维茨基有一颗饥渴的心,米利西奇没有。
最稳的选择:探花莫里森(夏洛特黄蜂,小老板迈克尔·乔丹)
在这之前迈克尔·乔丹曾经完成过一次选秀。他在2001年为华盛顿奇才在第1位选择了夸梅·布朗,让布朗成为了NBA历史上第1位高中生状元新秀,也让自己的这一选择成为NBA选秀历史上最大的败笔之一。5年之后,当乔丹再一次得到选择的机会,“天赋、潜力、未来”这样的词汇显然会让他相当慎重。最终他拿到了2米03的小前锋莫里森,这也许是今年新秀当中最成型的球员。
3年之后,莫里森未必会是2006年新秀中发展最好的球员,但当下赛季的大幕揭开时,莫里森很可能是能够最快融入NBA、发挥最稳定的新秀。这名来自冈扎加大学的前锋拥有全面的技术、巨大的自信和强大的得分能力,在过去的这个NCAA赛季,得分王一直在莫里森和JJ雷迪克之间争夺。最后冈扎加大学被淘汰那一战,他们在终场前2分钟还领先9分,结果死在全场紧逼和雨点似的三分球上。终场哨响,莫里森泪如雨下,在场内抱住自己的头,迟迟不愿就此告别自己的大学生涯。只要看过那个画面的人,都会告诉自己:莫里森拥有对胜利巨大的渴望,他将在NBA里证明自己。
莫里森有一些糖尿病史,但已经被证明不会影响他的篮球生涯。在百废待兴的夏洛特山猫,莫里森将成为球队的核心力量,他将获得足够的投篮机会,发挥他率领球队的才能。山猫离季后赛还很远,但选择莫里森是他们坚实的一步。乔丹作出了最保险的选择。
火箭的决定:第8位新秀鲁迪·盖伊+斯威夫特=巴蒂尔(孟菲斯灰熊)
只从字面上来看,白头发老头道森在他为火箭队进行的最后一次选秀上显然亏了。盖伊就是一个身高6尺8的前锋(2米02左右),他的身体甚至比同样6尺8的巴蒂尔更强壮。但道森又搭上了斯威夫特,以2换1。
道森的选择,第一是基于对盖伊的不信任。火箭也许更想要1米98的得分后卫布兰顿·罗伊,但罗伊在第6位已经被选走。盖伊拥有良好的运动天赋,但在过去的一个NCAA赛季里,他对比赛的渴望、对胜利的信念、担负责任的决心都受到了巨大质疑;第二是对巴蒂尔的良好印象,这名2001年进入NBA的球员一直保留着杜克大学的烙印,他刻苦努力,按照教练的安排执行一切,这是范甘迪最需要的那种类型的球员,同时巴蒂尔拥有良好的三分球能力,在上赛季对火箭的比赛中发挥非常出色。
但灰熊显然不愿意以1换1,他们因此逼迫火箭作出了2换1的选择。斯威夫特将回到他熟悉的地方,同时证明了道森在上一个夏天签下斯威夫特的确是一个错误。火箭印证了斯威夫特低下的篮球智商,他们不愿意再给斯威夫特任何机会。斯威夫特是道森在上一个夏天的赌博,道森用另一次赌博结束了上一次赌博。也许所有火箭的球迷都希望看到盖伊在加入灰熊之后默默无闻,果然缺少决定比赛的勇气,这证明火箭的选择的确更保险;但在另一面,如果盖伊迅速成为了加索尔的左膀右臂,只能证明道森又一次,或者在他个人的历史上最后一次犯了错。
然而无论怎样,对于火箭来说,得到巴蒂尔至少是一个不坏的选择。他不会让人惊艳,但也不会让人觉得受了骗。他将成为火箭的首发小前锋,和麦迪一起在外线搭档。火箭至少应该确定了首发阵容中的4个人,姚明、麦迪、巴蒂尔和阿尔斯通。他们曾经试图交换霍华德,在大前锋位置上获得更年轻更有冲击力的人选,同时他们仍然需要加强板凳深度。
(责任编辑: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