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坛新锐教练陈祺日前赴英国观摩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他在回到广州后将自己的观赛心得整理成篇并专供本报刊登发表。通过他的介绍,大家对于郑洁/晏紫在温网夺得女双冠军的意义以及国际网球发展的趋势将有更直观的认识。 本次英伦之旅让我有幸现场观摩并进一步了解了历史悠久的温布尔登网球赛。特别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我几乎看到了中国队员在本次大赛中的所有比赛,我亲眼目睹了中国女将们的“成功之路”并与她们共同分享了那份喜悦。 这一批步入职业化已数年的中国网球运动员不断地在全世界巡回比赛,南征北战让她们从原来的国际大赛的“匆匆过客”变成了真正的“参与者”,她们原本只擅长在硬地球场上作战(国内比赛场地几乎都是硬地场),但如今在任何场地都能发挥自如,她们克服了草地球场速度快、不利于身材矮小的亚洲球员的因素,这实属不易。 中国女队这次在温网征战取得大捷非常振奋人心,尤其是郑洁/晏紫再次获得大满贯的双打冠军,这的确很难得。在此,作为一位参与专业网球运动逾20年的教练,我打算就郑洁/晏紫在比赛中的几点制胜战术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与以前相比,郑洁/晏紫明显增加了底线上旋球“破网”的使用次数。在国际比赛中,高水平的双打组合都格外钟情于双上网的战术。一来因为她们自幼就被灌输了上网得分要比在底线更容易的思想;二来她们的身材高大、力量充足,她们接球时面对站在网前的对手通常使用大力抽球去破网。所以在本次温网中,当郑洁和晏紫使用上旋高球去“破网”时,其他队的组合就一下子显得无所适从了。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在1/4决赛中,郑洁/晏紫与“女金刚”娜芙娜蒂洛娃组合战至决胜盘,郑洁和晏紫改变了此前只局限在底线抽球“破网”的战术,转而频频使用上旋高球的打法,她们最后竟打了对方一个6比0。 其次,郑洁/晏紫处理中场球的技术比以前更细腻了。在我方球员一个在网前一个在底线或两个人都在底线时,每当出现中场球,郑洁和晏紫均使用轻打技术,把球回到对方的膝盖以下,对方一旦回球质量不高,郑洁或者晏紫就会迅速上前进攻。这个战术多次帮助她们成功地打破对手的“网前防线”。 同时,在自己发球局中的“变换站位战术”也是郑洁和晏紫此次夺冠的重要环节。这种“变换站位战术”是指发球组合在发球前一前一后地站在紧贴中线的两侧,两人提前商量好发球的线路和各自在发球后所走的区域与负责“封杀”的线路,这种站位战术通常会给接球方造成很大的压力,它尤其适用于关键时刻。在本届温网的女双半决赛和决赛中,我们就多次看到郑洁和晏紫在“局点”或对对方的“破发点”中频频使用这个战术并屡屡得手。 另外,在接发球时,郑洁和晏紫没有盲目地采取西方的“一网一底”战术,我认为这一点是非常明智的。有时候,双底线打法反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她们底线技术好、反应和步伐快的优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郑洁/晏紫本次获胜还与比赛的场地——草地球场有关。我们一直以来都以为草地球场的球速比硬地球场快,但我在现场观摩的结果却与上述看法大相径庭。这种疑虑在我与澳大利亚队选手伍德布里奇及其前教练聊天时得到了解答:原来早在5年前,温网组织者为了避免网球选手在草场比赛中过多地依靠发球直接得分,为了增加赛事的观赏性,就换了一种能减慢球速的草种。所以,在我们如今看到的温网草场上,网球落地后下坠很快,没有过多的旋转,球员必须要主动地迎上去才能找到最佳的击球点。这种改变对球员的步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在草场上打球并不能使用像红土场中那样的滑步步伐。在本届温网比赛的最后几天,在运动员经常移动的地方都出现了草地被磨得仅剩下光秃泥土的情况,这也会减慢网球落地后的速度。基于上述几点原因,郑洁和晏紫在她们原本不被看好的草场上走上了最高的领奖台。 对于有着一百多年网球历史的欧美强队而言,中国队依然是支陌生的队伍,但中国女将们在这次比赛中的杰出表现不容小觑(李娜打入女单8强后,英国的BBC电视台特地就中国网球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半小时的专题片)。中国网球队在近十来年才真正地步入了职业化,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国女双接连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双金牌、澳网和温网的女双冠军,中国女双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独特打法。中国网球队只要能继续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与比赛环境,她们的成绩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我们期待这种突破出现在中国女子单打,甚至是中国男子网球方面。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