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前,所有的亚洲球队都不情愿和澳大利亚称兄道弟,世界杯后,这些球队也发现,自己没资格和澳大利亚称兄道弟,要不是新近贴上亚洲标签的“足球袋鼠”跳入十六强,亚洲足坛将失去最后一块遮羞布。
四年天翻地覆,上届世界杯,日本打进十六强,韩国登基世界殿军,几乎把世界杯的天平倒向了东面。 到了本届世界杯,四位亚洲代表再度盛装出席,只是酒未过三巡,菜未上五席,亚洲四兄弟就没了动筷的资格,小组赛全部打道回府。
最郁闷的自然是世界第四的韩国队。逆转多哥、逼平法国,多少有点世界第四的威风,可最后和瑞士一起放到了公平秤上,却怎么也压不下自己这一端。即便埃德沃卡特如希丁克一般疯狂堆积前锋,也不得不继续授人以柄:四强的帽子不合适韩国。
日本队的目标与其说是世界杯,不如说是捍卫亚洲老大的地位。可同组的澳大利亚用身体告诉日本队:你们不过是井底之蛙。的确,日本队的亚洲技术流如火纯青,可世界足坛潮流讲究的是技术和身体的完美结合,缺技术,如澳大利亚和克罗地亚,靠身体弥补;缺身体,如日本,却不是所谓亚洲顶尖技术能弥补的。于是当济科喊出在巴西身上捞足净胜球后,天下都在耻笑日本队的妄自菲薄。如此“自不量力”,还是乖乖将亚洲争脸的任务交给新老大澳大利亚吧。
至于沙特、伊朗西亚之流,已经破罐破摔了。出不了线在预料之中,倒是有过一、两场对得起良心的比赛,已经算没给亚洲抹黑了。“老骆驼”阿明还能进球,“波斯爷爷”阿里·代伊也能上场唬人,可见来世界杯的亚洲球队,怎么跟得上足坛的日新月异?
于是乎,整个亚洲开始盛赞澳大利亚,这只“过江袋鼠”也轻而易举地压倒地头蛇当上了亚洲老大。 (责任编辑:小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