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全国最多的网球人口,并不能用生产力来解释,毕竟这是一座西部的城市,而网球长期以来被看作中产阶层的运动。 当然,贫富悬殊相对较小是这座城市的特色,拒绝阶层划分是所有人群的主动追求。多年前,我的一个到成都开公司的山东朋友,就对满街月收入不过八百,而身着两三千元皮衣的青年男女痛斥曰浮华。 其实,“假打”的不仅是穷人,本地富人也爱“假打”,喜剧明星李伯清就说过成都的富翁会开奔驰到菜市场买一斤小菜,和外地大款颇有不同。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网球场里的人和菜市场一样,三教九流都有,不可以据此判断阶层。 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成都网球的发达,和气候人文的关系要比和生产力更为密切。这个地方夏天不热,因傍着高原,夏季气流受阻经常晚上下雨降温,温度很少超过35摄氏度。到了冬天,又因天气阴沉不宜长期呆在室内,人们都喜欢户外活动,不管是户外麻将茶馆还是郊游运动,都与此有关。 网球诞生在英国,我相信和英国的气候也是有关的。显然,印度这样炎热的地区并不适合从事这样剧烈的运动,打网球的白人殖民者走了,就没有人打了。同样,澳洲人因为文化传统继承了这项运动,至今还在顽固坚持,但我很怀疑以他们的纬度从事这项运动对健康是否有益。当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也许有一天撒哈拉沙漠国家的中产阶级也会顶着烈日挥动球拍,美国人已经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举办过了世界杯,皮肤癌也很难阻止澳洲人。 成都的气候很适合网球,夏天,在这里打球不会因为强烈的紫外线得皮肤癌或中暑。冬天也很少下雪,不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进室内球场。气候和文化的双重促进,让成都的网球场遍布全市,本地有网球拍的年轻人比例很大,和其他城市人迹寥寥的网球场比,成都的球场一向是很热闹的,在郑洁成名之前就是如此。 在成都,打球的人来自各个阶层,球打得好的人是很受欢迎的,边际利益也很大。我有一个朋友拿过几次全国冠军,他从球场上认识了政府各部门的官员、商界的上家下家,从一个退役的网球运动员成功转型为一个企业家,网球给他的东西很多。在这样的环境下,郑洁和晏紫的脱颖而出,可以算是这座城市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坦率的说,我并不认同现在一窝蜂式的运动推广模式,更不认同政府主导下的一刀切。每一个城市适宜的运动项目其实都不同,无视气候环境和人文条件生硬的引进是很愚蠢的,落了地也不能生根。 成都的网球,就是自然生长的结果。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