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人之力,举一国之事,姚明(姚明新闻,姚明说吧)之于中国男篮(中国男篮新闻,中国男篮说吧)的荣耀可以让人肃然起敬。昨日晚,中国男篮鏖战德国,姚明归来,于是大家都松了口气。
是的,姚明状态很好,但是个中却不免暗含某种危机。 上赛季的火箭队滑落的轨迹,就已经以壮士断腕、大厦随之倾颓的方式,预示着今日中国男篮的步履维艰。
世锦赛第8名是12年前的往事、奥运会第8名是2年前的驻留。不管遥远还是贴近,第8名总是一种准边缘的尴尬标定,离世界一流尚远,距国际二流很近。
姚明在NBA的辉煌,早就奠定他中国男篮历史上超人的地位,但是面对中国篮球的尴尬处境,姚明需要在国家队创造超人的成绩来彪炳自己的实力与地位;但渴望超越历史的中国男篮,却难以靠一个人来完成这样的重任。
成亦姚明,败亦姚明。在姚明复出的首战,中国男篮循着姚明法则,将与德国队的比赛演绎成一场宿命的舞台剧。伤病在缠绕巨人双腿的同时,绊倒了整个中国篮球。那一边“诺天王”身侧,是一堆天兵天将;这一边“小巨人”榻前,是一队尚待强身健体、雄心壮胆的布衣白丁。
个人英雄主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件美丽的易碎品,可以定格成永恒,也可以零落成叹息。如果中国男篮在拥有姚明后,还要承受这样诡异的随机,那确实是一种深切的悲哀。诺维茨基(诺维茨基新闻,诺维茨基说吧)在最后一节才用如雨而下的砍分扩大两队的差距,他可以在领先的情况下闲庭信步,姚明却必须在落后时奔跑不息。
刚刚伤愈的姚明终于上场了,拼争到底中国男篮依旧输了。我们可以对姚明放心,他在场上依然犀利如旧,但是他身边的队友们,却总是让我们隐隐不安。
唯有如此,我们才发自内心,盼望明郅的出现,盼望陈江华(陈江华新闻,陈江华说吧)的崛起,盼望中国男篮集体主义时代与姚明时代的双重到来。
(责任编辑:严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