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国安到慕尼黑1860,从1860再到科特布斯,邵佳一用一种别样的方式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没有婀娜的舞伴,没有华丽的伴奏,中国邵心情复杂地完成了新赛季的首演。
比赛结束后,网络上迅速出现了对邵佳一的评价。 褒者说,在实力不济的科特布斯队,中国邵的表现“令人惊喜”,称他为“科特布斯的齐达内(齐达内新闻,齐达内说吧)”一点儿也不为过;贬者则认为,如果体能差的问题不解决,邵佳一永远是德甲(德甲新闻,德甲说吧)的三流球员。更多的人则是抓住邵佳一错失的凌空射门不放,“这样的球都不进,枉为核心”。
有人愿意不惜笔墨地去褒邵佳一,可能他只看了邵佳一前45分钟的表演;而有人对邵佳一不屑,盯的仅仅是他下半时的无奈。中肯地说,整场比赛,邵佳一的表现完全正常。
用一场比赛的表现去评价邵佳一的成败得失,显然有失偏颇。但在中国足球浮躁氛围的烘托下,贵为留洋先锋的邵佳一必须面对这样的“凌空出招”。董方卓(董方卓新闻,董方卓说吧)懵懂无知,李铁运气不佳,孙继海又伤病缠身,唯有邵大将军横刀德甲,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越是这个时候,人越需要保持冷静。这是一个人是否会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从出走国安时的青春少年,锐变为如今的成熟男人,邵佳一知道该如何去做。
但一事之成,需要各方面条件严丝合缝地协调好才行,少了任何一点儿,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对邵佳一来说,要想在德甲闯出名堂,自己先要付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努力,剩下那一丁点儿恐怕就很难自己作主了。譬如说现在,中国队16日就要主场打新加坡,一纸调令下去,邵佳一还要回来。打新加坡还要兴师动众,这不是给邵佳一凌空使绊子吗?
(记者 胡建明)
(责任编辑:迎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