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胜利并不能掩盖中国队身上固有的问题,要想走的更远,我们不得不正视眼前的不足。某种程度上,中国男篮当前正处于非常艰难的转型时期。
所谓“转型”指的是,近年来,中国男篮在尤纳斯的执掌下,正在由传统的“小、快、灵”向“大型化”转变。 队员平均身高将近2.04米的中国男篮,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海拔”。如果排出孙悦、王仕鹏、杜锋、王治郅、姚明的阵容,场上平均身高甚至能达到2.10米,这几乎可算是独步天下了。
转型当然不是坏事,毕竟,中国男篮拥有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群高个子。然而事实却不容乐观,中国男篮挺进十六强,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他们必须勇敢面对转型期的阵痛。
阵痛之一:“高度”不均衡
中国男篮之所以“高”,归根结底是由于2.26米的姚明提高了人均值。这与中国男篮的现状十分相似———姚明不单个头高得出类拔萃,其个人能力也鹤立鸡群。本届世锦赛上,中国男篮在小组赛前3场无一胜绩,“高”人一头的姚明没有得到来自队友的足够支援,中国男篮的所谓“高”,处于一头高一头低的失衡状态。本场对阵斯洛文尼亚队一战,姚明拖着疲惫的身躯奋战40分钟,充分说明了这种失衡状况。
阵痛二,有“高度”无特点
回顾1994年,在当时那支缔造奇迹的中国男篮阵容中,没有姚明这样的“高度”,但却拥有以胡卫东为代表的一群攻击“高手”。这批被誉为“90黄金一代”的球员,可以说是中国篮球几十年来“小、快、灵”打法的集大成者。而目前这支中国男篮,除了姚明表现出比较稳定的高水准外,其他球员均暴露出比赛经验不足、技术粗糙、对抗能力差等等问题。
(责任编辑:李小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