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能(山东鲁能新闻,山东鲁能说吧)提前6轮夺冠,孤独求败,好似罗生门,谁说谁有理。李霄鹏(李霄鹏新闻,李霄鹏说吧)称“鲁能已是超级强队,只待亚洲赛场证明自己”,大抵不谬。当然,也有人刻薄地解释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产物。 对于看重中超冠军的人来说,再如何拔高冠军的意义,也不过分;对于视中超为垃圾的人来说,冠军不冠军,也就那么回事。
我的看法:山东队拿冠军,的确可喜可贺,然而因为中超实在烂得不行,这冠军的价值又未免大打折扣。从本质上来说,中超冠军,只不过是一堆烂苹果里稍好的一个而已。重庆队还拿过足协杯冠军呢,现如今又是一副什么模样?!
山东队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它有鲁能作为依托,不幸的是它无法摆脱中超的阵地。李敖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只因为生活在台湾,结果“与小俱小”,所以他的影响力有限。假如他生活在美国,那就会“与大俱大”,拥有全球范围的知名度。这话拿来评价山东队也很贴切,因为中超烂,因此它的冠军也很烂,正所谓“与烂俱烂”。
山东队夺冠之后,当地领导兴致勃勃地与球队合影留念。这一细节是意味深长的——无论这个冠军的成色如何,都是可以算作齐鲁大地体育工作的一大“政绩工程”。人们曾对足球被当成“政绩工程”颇有微辞,但结果,不还是随时随地出现?而如果不是这样,想必作为大型国企的鲁能也不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大手笔投入于足球,又何以造就一支财大气粗、球星云集的冠军球队?
类似的信息简直顺手拈来:某市体育局悬赏200万刺激球队冲击中超、辽宁省体院成为辽足新任大股东……早在十几年以前,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初,媒体就在为政府行为退出足球鼓与呼。而现在,情形非但没有明显的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竟然连历来强调足球要“不找市长找市场”的某市,也回到了借政府行为之手直接操盘足球的地步。这一股来势汹涌的回潮,到底说明了什么?
存在的又从来都是合理的,没有政府行为支撑,中超联赛还能存在下去吗?一支又一支的球队,恐怕都得半死不活。而所谓民企经营的球队,也只是在变相地寻求政府行为的扶持。有了政府行为不行,没有政府行为更不行,中国足球(中国足球新闻,中国足球说吧)生活在这样的悖论当中,能不神经分裂?
其实何止是足球,如今什么不是这样?说了也白说,由它去吧。 (责任编辑:王海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