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有关中超联赛明年将实施南北分区赛制的传闻又开始盛行。实施南北分区赛制的意义何在?一是节约经费,二是节省时间,一言以蔽之,就是压缩联赛,为国字号球队让路。事实上,不止是足球,排球、乒乓球、篮球等项目此前已经纷纷采取了类似的压缩联赛的措施。
对于压缩联赛为国字队让路的做法,一些媒体记者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样无异于杀鸡取卵,等于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足球的生存基础。然而,这样的看法未免太过矫情了,甚至有“为反对而反对”之嫌。体育总局的领导至少比一般的媒体记者站得高看得远,左右权衡,应该懂得如何取舍,如果压缩联赛的做法不是确实行之有效,他们能顶着巨大压力推出这样的举措吗?他们又不是干一年两年就要走人,这一届奥运会完了,还有下一届呢,谁会比他们更在乎可持续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中超联赛究竟对中国足球起到了多大作用,假如两者是脱节的,联赛根本就是形同虚设,那停了它又如何?反对压缩联赛者的前提是,中超联赛意义深远,对国字号球队起到了无可取代的推动作用——可现实很残酷,这样的前提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中国足球的职业联赛搞了十几年,取得过什么成效?是极大地增进了国字号球队的水平,还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是敦实了中国足球的基础,还是引进了国际化的观念,抑或是净化了足坛空气?答案全都是否定的。人们即便不能全盘否定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但说它是不成功的,大概并不为过——现如今中国足球的水平,甚至远比不上上世纪80年代,便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如此失败的联赛,人们诟病甚多,为此还喊出了推倒重来的口号。的确,中超联赛有或无,有什么很大差别吗?至少是在近三年,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
然而,一到关键时刻,人们就有双重标准了。平时主张联赛推倒重来,可当有关方面有意实施南北分区赛制时,人们又惊慌失措地说天会塌下来。天会塌下来吗?没有了中超,中国队的国际排名还能掉到150名外去?
窃以为,“南北分区”是可行的。奥运会之前,干脆暂停中超休养生息好了。停两年,让大家都喘口气,这期间,真正搞足球的仍然会继续搞,投机者会现原形逃跑。
以消极的方式来达到积极的目的,这叫无为而治,中国足球其实很需要无为而治,人人都有为,就全都乱了套。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