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尔迪尼的第41分钟,安切洛蒂迫不得已做出了本场比赛的第2次换人,出乎意料的是,迅速换上球衣登场的是卡卡,而不是因扎吉。
因为奥利维拉,也因为卡卡,安切洛蒂在中前场攻击组合的安排调整上有了更大的布置战术余地,有这两个巴西人在,从4-3-1-2再到圣诞树,红黑军团可以轮转自如。
一个最简单的瞬间足以说明问题:第74分钟安布罗西尼抢断后立刻将球塞到卡卡脚下,巴西人高速带球突破连续闪开了皮萨努和齐亚拉米特罗之后假射真传,将皮球送出到了奥利维拉的脚下。 从安布的抢断到卡卡的过人,再到奥利维拉的打门,整套进攻一气呵成,这是最典型的米兰式进攻,如果不是后者没有压住皮球,这次完美的进攻不会以略带遗憾的方式收场。
再回到这次成功策划的起点,安布断球后传出去的瞬间,卡卡距离奥利维拉的位置比较远,处在略靠左的影子前锋的位置,奥利维拉则作为单箭头顶在前面,位置略微偏右。等到卡卡拿球更多的在左中路直上直下,西多夫往中路靠的同时,米兰的阵型由圣诞树开始像4-3-1-2靠拢。卡卡活则球队活,说这个巴西人的存在让AC米兰的阵型在运动战中多少让人看不懂或许很业余,但事实情况就是如此。球场上阵型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拥有适应复杂战术变化能力强的天才球员,球队才能够拥有出丰富变化多段的进攻手段。而AC米兰队自从卡卡加盟彻底取代科斯塔成为组织进攻核心后,AC米兰就再也没怕过任何对手排出的铁桶阵。
另一个巴西人奥利维拉也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了这种"桑巴球星"的特质,想莱昂纳多在评价前者的特点时只用了4个字就勾勒出巴西人的特点-"无所不能"。的确,单中锋,双前锋,右边锋,影子杀手,第二前锋,奥利维拉在任何的位置上都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他和卡卡之间的相得益彰令人惊喜,尽管TGCOM和《米兰体育报》在赛后给他打出的分都不算高,但所谓的成绩并不能够抹杀巴西人在比赛过程中奉献给球迷最纯粹的享受。如果说还有人对奥利维拉的能力有所质疑的话,一个例子最能够说明问题:在贝尼特斯"无中锋"的战术体系中奥利维拉都能上演帽子戏法,又何况安切洛蒂的活动式中锋战术体系呢。
周五出版的《阿斯报》上,贝鲁斯科尼欲强购小罗的消息再次暴光。不管小罗能不能来,已经拥有了2个巴西火枪手的红黑军团,已经演绎出了赏心悦目的进攻风暴。联想到巴西队3个月前在世界杯上的表现,小罗来与不来,显然已经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林若) (责任编辑:林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