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一年前,中国女篮主帅马赫在秦皇岛带领国家队集训时信誓旦旦地说:“改造女篮,一年即可大变样,明年的世锦赛,我们不仅要超越上届第六名的成绩,还要争夺奖牌!”一年后的今天,当中国女篮与8强擦肩而过的时候,人们发现,中国女篮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而体能差、对抗弱、外线软这些中国男篮的典型症状,却在中国女篮的身上同样一览无遗。
训练失衡,体能对抗成软肋
世锦赛上,中国女篮跟男篮一样被分到了“死亡之组”,一样在小组赛中暴露出了自己的软肋——体能和对抗的劣势。女篮领队白喜林也表示,球队没能在比赛中打出快灵准的特点,尤其是快攻的速度和质量比较低。身高既然不占优势,只能打快,但马赫并没有给队员们布置更多的体能训练,结果又是怎样呢?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前国家女篮的教练,谈到女篮的体能问题时,该教练直截了当地说:“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战术上,中国女篮还在吃老本!”看来,不光这届女篮世锦赛的成绩令人失望,马赫扬言一年重建的效果也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除了陈鹭芸退役和叶莉正在淡出,中国女篮如今的主力军与上届女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包括技战术方面,都没有新鲜的东西出现。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女篮这一年多来的重建工程是失败的。
后备不足,内线乏人露隐患
马赫刚上任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女篮并不差,缺乏的只是信心。但如今看来,光有信心显然是不够的,和欧美强队一交手,我们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不光是体能,对抗也不如对手。就连国家队领队白喜林也说:“输了一场比赛,大家就背上了包袱,重压之下,更难有好的发挥。”都说这届世锦赛上中国女篮外线发挥太差,三分球犹如神经刀,时好时坏。但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女篮的真正问题在内线,外线有苗立杰、任蕾、卞兰、宋晓芸几个人可以轮流上场,只是因为时机和心态问题,没能在合适的机会发挥实力。而对于内线来说,陈楠几乎成了“女姚明”,不仅每场比赛的得分都上双,而且基本上要撑满全场,这才是最要命的。女篮选材难已经是公认的问题,如今选出来的后备力量也难以重用。这些隐患,都将成为女篮将来发展的问题。南京日报记者冯兴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