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读一点,我对2008年奥运会对创造就业机会的看法。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沉重的包袱,现在社会思潮中的“弱势群体”,“公平”,“贪福差距”,“社会正义”等问题都与就业的缓解有者极大的关联性。
读到奥运经济,在其他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中,市民百姓最关心的并不是GDP能有多大的增长,而是奥运会的举办能给城市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在读奥运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可思议就业,这一涉及民生的重要话题。
首先要肯定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给北京市创造相关可观的新的就业岗位。世界经济界有个奥资法则,说经济增长1%,就业就可增加2%。在现在经济时代这个法则不那么灵验了。因为,现在由于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的发展,只需要更少的工人就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就业问题变得严重了。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能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北京奥运会需要的新的建设项目,主要是公共性的项目,大多属于现代化服务产业的项目,而很少制造业项目,如体育场馆、地铁、新的航站楼,新的社会综合服务业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吸收相当数量的人员就业,特别是有较高知识和机能人员的就业。
其次,我想说的是,奥运会对一个主办城市的各种要求中,对现代化服务行业的高水平需求是很多的。奥运会的组办,由于规模大,涉及面广。北京奥组委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包揽一切的可能的奥组委了。它更加应用现代化的专业机构,更多的使用现代服务业中的中介公司,无论是国内的或是国外的,这就大大地促进了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样,这些现代化服务业在这一两年内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无疑为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博士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这种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信号。使之的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毕业就业。
我的第三个看法是,北京奥组委是一个培养精英人才的大学校,现在北京奥组委有千余名工作人员,在明年这个数字我估计还要翻番。我常去奥组委,我见到的都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奥组委的工作中学则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和机能,又是在实际上是国际的环境不断应用和实践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来,他们都将是一批非常抢手的人才资源。而且,奥运会的志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
执行专业性的技术工作的,他们也是需要经过培训的。我相信,在经过奥运会的实践之后,会有一部分人被有关单位和部门留用的。
最后还有一个奥运会期间的这些就业,有多大比例是固定的,有多大比例是临时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数字是20%最后能形成固定职业,其他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数字也差不多,略高些。对北京而言,我觉得这个比例数会高得多。因为,我们的现代化服务业在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很多设施都是公共性的,持续的。因此,我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就业问题的推动持乐观态度。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