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打桥牌很多年了,没有时间,也没有志同道合的牌友。但我却始终离不开桥牌,仍然长期关注桥牌。忙里偷闲时,就会想一想桥牌,看一看桥牌书什么的。桥牌,我的精神家园,我今生不会放弃它。
刚上初中时,就听到正在读大学的哥哥说起了桥牌,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桥牌对我来说太陌生了。 又因为中学课程太紧,只能忙里偷闲玩一下围棋。一上大学,便放弃了围棋义无反顾地学习打桥牌并鼓动其他同学打桥牌。学习之余就找人打桥牌,几乎所有的作业本都是纪录打牌用完的,有时不够还会废物利用。四年大学就是这样度过。虽然也曾代表学校比赛,但遗憾的是没经系统训练,打得多是稀里糊涂。庆幸的是我通过桥牌认识了很多朋友。研究生三年,我经常去校工会看看一些老师打桥牌。
热爱桥牌使我有意外的收获。那一年我考托福时,英语听力中有一段竟然讲的是美国大学生打桥牌的事情。我暗喜99.99%的同学就是听到了,也不一定明白“Dummy”是什么意思;作文是有关体育的,我没有思考便当仁不让地把对桥牌的所感所悟添油加醋写了进去。结果自然是考了一个满意成绩,顺利出国留学了。可惜的是,我就读的学校以其他运动项目出名,同州的另一个名校今年才拿了全美大学生桥牌冠军,看来我是注定只能“远远地”对桥牌一往情深了。
我对桥牌一往情深的另一个收获也是有关桥牌的。经过跨世纪的马拉松式的坚持不懈地说服教育鼓吹刺激甚至以抨击其他运动为代价,终于把我的妻子和另一对夫妇拉下水,凑成一桌,每周五打打桥牌。他们从零开始,我教他们。周五的桥牌活动坚持到那对夫妇离开学校为止。虽然玩得都很初级,甚至幼稚,但我们都很投入、喜爱和快乐!
桥牌的魅力于我在于打桥牌时讲究和推崇的公平,团结,睿智和平静。这些是一个人要成功必备的素质;一个社会要稳步发展必需的条件。因为与桥牌割不断理还乱的情怀和牵连,现在工作学习再忙仍然坚持时常到BBO看一下直播、读读纽约时报上每周的桥牌专栏、浏览网上的桥牌新闻和扫描中桥网。福中、赵杰为中国桥牌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我激动;世锦赛中国男队止步于八强,我遗憾;中国女队仅获麦克尼尔杯第四名,我叹息;各项赛事在中国大地上欣欣向荣地展开,我兴奋。一天,我看到陆苏从葡萄牙发来的文章《海外飞鸿桥牌无疆界》,讲述他在异乡对桥牌迷恋的经历。我也同样漂泊他乡又对桥牌割舍不断,一冲动便有了此稿,讲讲有关我的精神家园——桥牌的事情。最后我衷心的希望,中国桥牌协会能够尽快把桥牌普及到各个大学。(贺光明)
(责任编辑:夜雨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