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晓露广州报道 本届注定要让中国棋迷大快朵颐——先是八强赛全歼韩国“二李”,然后是两位出自同门的世界冠军会师决赛,关于常昊和古力的“联系”实在可以说太多太多,以至于邀他们赛后合影时,国际部部长王谊脱口而出:“这哥俩还真有点像哎!”但是这样的决赛对阵引发的最关键问题还是,争执已久的“中国围棋到底谁领军”的问题,很可能在2007年4月的福州找到答案。
在脾气上这两人大相径庭,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上海人常昊冷静平和,大局观和责任心都很强,重庆少侠古力我行我素,豪爽活泼,但两个人的人缘都不错,甚至爱好上也有接近的地方,比如都喜欢在大赛前用大运动量调整体力和心态等等……
毫无疑问,目前等级分第一的古力在国内比赛的成绩上远远超过其他的中国棋手,相比之下,常昊的国内成绩可谓惨不忍睹,最近一次等级分跌到第十四,这是设立职业棋手等级分制度近十年以来,常昊第一次跌出前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常昊再不会像十年前横扫棋坛、一枝独秀的局面了。
但是在国际比赛上,谁都无法低估常昊的价值,六个世界亚军是悲剧,但也是一种证明,而应氏杯夺冠对中国围棋的历史意义,中韩擂台赛震惊天下的四连胜验证的“一年发挥一次”的理念,表达的是跟古力完全不同的对胜负对比赛的理解。而比起应氏杯,古力靠内战拿到的LG杯冠军成色还是打了折扣,而且在先赢两盘外界一片看好的情况下竟然被陈耀烨连扳两盘,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今年均参加了所有世界个人大赛的他们,常昊在五项大赛中四度进入八强,稳定性还是超过了古力,而且古力在春兰杯前仅进过一次世界大赛决赛,远不如常昊的“辉煌历史”。好在古力对此比较坦然:“我年纪比他小,经历没他那么多,但以后总是会慢慢积累的。”也足矣证明领军人物之争还在进行中,而并非定论。
有趣的是,此前两位比赛任务都很多的棋手从未进行过番棋决战,而且关键性的交手也很少,“主要是两次NEC杯(快棋)决赛,一胜一负打平,其他的比赛有一些,分量不是很重,总的成绩还是我落后一些吧?”古力如此回忆,而常昊似乎对领先落后全然忘却,倒是低调地说那是比较远的记忆:“古力实力很强,很年轻,在棋上有冲击力,我本来就希望和他下决赛。”
显然,这次春兰杯决赛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平台,一如韩国二李在世界大赛决赛中的相逢。何况中国围棋除已经处于半退役的马晓春(马晓春新闻,马晓春说吧)之外,尚未有人两度称雄世界大赛,无论常昊还是古力,最后加冕者再被戴上领军人物的桂冠,也应是当之无愧的。 (责任编辑:杨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