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甘慧
昨天下午,申花队主教练吴金贵结束了欧洲选援之行,回到上海。“我不仅要看球员是否适合我们球队,也要看价钱,价钱过高的球员,肯定被排除在外。毕竟,我必须要考虑俱乐部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去引进那些价钱很高的球员。 ”对比前些年的引援,吴金贵的价钱意识强烈了很多,言谈中几乎是三句不离钱。
当然,吴金贵的变化并不仅于此。吴金贵是一位受德国足球(足球新闻,足球说吧)影响很深的人,在他的意识中,德国足(国足新闻,国足说吧)球的印记根深蒂固。正因为此,他对球员战术纪律的要求也非常之高,“顺其自然”地更偏爱欧洲球员。在吴金贵执教申花的这两个赛季中,吴金贵经手引进的外援,绝大多数也都是欧洲球员。
然而,这次选援,吴金贵考察更多的还是南美球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南美球员价格相对便宜一些。“葡萄牙联赛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主力队员我们买不起,但替补队员的水平也还不错,而且经历了欧洲职业联赛的锤炼之后,他们的战术纪律性应该会好一些。”上个赛季,申花引进外援的投入在100万美元左右。本赛季,在引援资金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吴金贵除了决定“只买3个”外,也打起了擦边球,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
“钱的困惑”不仅发生在申花身上,国内绝大部分俱乐部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有的俱乐部的引援资金,甚至比申花还要紧张得多。而中国足协却在这个时候改变了外援引进政策,从上个赛季的报3上2,变成了报4上3。
在国内俱乐部“钱危机”没有丝毫缓解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外援名额,事实是使俱乐部陷入两难的境地。多买一个人,钱吃紧;对足协新政“无动于衷”,又怕吃亏。有的俱乐部就抱着“价廉物美”的心态,寻找便宜货。可是,国际转会市场向来是一份价钱一份货,因此俱乐部很可能最终落得个哑巴亏,买进水货外援,人财两空。
说起来,还是得说说中国足协。任何政策的出台,切不可只看一面,以叶障目,否则必然要会受到惩罚。这样的教训真得已经太多了。
(责任编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