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奥星空讯 1月13日,世界女子地掷球锦标赛表彰大会在温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主任张小宁、副主任王立伟,浙江省体育局、温州市政府和浙江工贸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等领导出席了表彰大会。会上运动员代表郭晓敏、教练员代表范杉和师生代表做发言,表彰大会上浙江工贸学院还向全国高校提出《以北京奥运为契机,在全国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倡议。
在表彰大会上,浙江工贸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做了总结报告,他说:“两个多月前,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了2006年世界女子地掷球锦标赛的开幕式,第一次在亚洲、在中国、在温州举行的地掷球世锦赛以我们的辉煌载入了世界地掷球运动的史册,今天这历史性的时刻也将会被人们再次记忆。在这美好时刻,我谨代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对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温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对温州市歌舞团、金号角广告公司等协助和赞助单位的密切配合,对新闻界朋友们的广泛宣传和精彩报道表示由衷地感谢。
![]() |
第二,竞赛的历史性。本次世锦赛中国获得大丰收,不仅有了世锦赛金牌零的突破,还在总共6个项目中拿到3枚金牌,占据半壁江山,列金牌榜首位。王美、郭晓敏为中国队摘得2枚金牌,岑伟飞为中国队获得第一枚金牌,她们与教练一起,为中国的地掷球运动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第三,组织的国际性。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世锦赛,中国的开放姿态、经济实力、文化魅力与服务水平得到外国朋友赞叹,国际地联主席评价说:“通过本次由一个学院为主承办的世锦赛,我对中国北京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充满信心,回国后我要向世界各国、向我的朋友宣传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表明了中国和平发展之路的认可度。
第四,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本次世锦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机,是家门口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本次世锦赛我们举行了以“我为世锦赛增光彩”、“体育文化与教育”、“体育精神与我”、“弘扬体育精神,爱国爱校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市委市政府批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户学院地掷球馆,加深了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通过系列教育活动使学院师生的精神为之振奋。
第五,体教结合的品牌性。体教结合的新思路是“封闭体育”向“开放体育”转变,并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教育事业与体育事业紧密结合,整合体育资源,发展体育目标,促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次大赛无论从吉祥物的征集、志愿者的服务还是赛事的策划、传播及组织都体现体教结合的积极效应。
第六,产学研结合的社会性。本次大赛组委会分别在温州、杭州、北京举行了三次新闻发布会,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并且通过与媒体合办青少年地掷球夏令营,举办温州市老年体协的地掷球友谊赛、与团市委合办 “全市青年的‘体验地掷球,走进世锦赛’联谊活动”、省体育局组织的裁判员培训班、邀请全国相关单位现场观摩,与天一角合办的世锦赛美食节等一系列地掷球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地掷球运动在社会的普及。另外在赛前,我们也加紧了对地掷球用鞋等项目的研究,并积极向国家体育总局申报人体运动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使本次大赛成为引领区域社会进步和先进文化的载体,为后奥运时代体育竞赛社会化运作和办赛市场化提供了借鉴。
何向荣说,2006年10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奥运场馆建设工程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奥运会办好,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北京奥运正向我们走来,结合我校对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体教结合”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我们呼吁全国的高校行动起来,在展示“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精神面貌,为北京奥运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把握奥运教育契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何向荣还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各高校在增强奥运教育意识的前提下,将奥运教育真正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教育契机,将奥运教育的鲜活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奥运精神进课堂、进生活,让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提高服务奥运、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二,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和力量,集中开展如何将奥运精神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文奥运与高校的人文教育、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等方面的专题研究。用科研搭台,奥运教育唱戏,营造高校体育文化研究的氛围,使研究成果社会共享。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体育与高校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社会体育团体主动承担合作教育义务、学校主动开启社会体育进学校“绿色”通道的新局面。体育明星的健康形象是最为珍贵、最为稀缺的榜样教育资源。要让社会体育走进大学,使社会体育教育的优质资源服务于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增大教育合力。
何向荣说,办好北京奥运,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份责任,高校更是责无旁贷。 利用奥运契机在全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新全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极为深远。 (保罗)
(责任编辑:小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