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刘鹏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多年来对宁夏的关怀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全国体育界同仁共同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下面,我就宁夏发展农村体育的主要工作、体会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向各位领导和与会代表作一个简要汇报。
|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东部,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00万,其中回族人口占三分之一,农业人口占三分之二,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宁夏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也有自然条件恶劣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体育经费无保障,组织不落实,场地设施严重短缺。体育局党组清醒地认识到,自觉主动地做好农村体育工作,是体育部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所必需的,是体育部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提高认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抓了“三个落实”。
一是自2003年起在全区农村实施了“体育下乡,篮球(篮球新闻,篮球说吧)进村”工程,找准了发展农村体育的抓手;二是在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商自治区文化厅将乡镇文化站统一更名为乡镇文化体育工作站。同时在全区农村积极推广稳步发展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落实了乡镇农村体育工作组织机构和阵地;三是举办农民体育节、篮球运动会等,推动了农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截止2006年10月,我们共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实施了四期“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为全区101个乡镇,2627个行政村捐赠了体育器材。全区初步实现了每个行政村建有一片以上篮球场的目标,53%的乡镇文体站在体育局的支持下,增添了体育场地,改善了体育设施。
通过实施“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带动全区乡镇包括国营农场建设文体广场62个、村文体活动室1942个、“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文化活动室995个(其中配赠乒乓球(乒乓球新闻,乒乓球说吧)台356副);扶持全区农村建设标准篮球场2720个(其中硬化篮球场567个);配赠乒乓球台760副、健身路径51套。提前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的基本目标任务。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明显改善,体育组织机构网络的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在2004年全区首届农民体育节的带动下,各市、县(区)及大部分乡镇、村普遍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间,举办农民体育节、农民体育运动会或篮球比赛。在“小篮球”的引导下,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喜闻乐见、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各地农村的篮球、乒乓球、健身秧歌、拔河、跳绳、象棋和踏脚、木兰扇等体育赛事和民族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乡镇文化体育工作站、村篮球场和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已成为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参加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政策宣传、法制教育、科技普及、卫生咨询等活动的场所和交流沟通信息的平台,基本形成了城乡联动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树立了体育彩票(体育彩票(彩票新闻,彩票说吧)新闻,体育彩票说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好形象。
“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被广大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民心工程”,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宁夏区党委、政府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于2003、2005、2006年4次报道了宁夏发展农村体育的做法。半月谈、新华社内参、中国体育报、宁夏日报、银川晚报、新消息报等也刊发了相关内容。
四年来,“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的实践启示我们:
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千方百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农村体育工作的根本准则;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满足广大农民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是农村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农村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组织保证;
坚持因地制宜,从农村的实际和农民的需求出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最基本的方法;
坚持以城哺乡,持之以恒地加强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的物质保证;
要对农民有感情,对做好农村体育工作有信心,不断开拓,锐意进取,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态度。
这些经验是宁夏体育工作者用智慧和心血换来的,是推进宁夏农村体育工作上台阶、大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虽然我们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健身需求,与兄弟省区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对农村体育工作的认识,深化“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进一步发挥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统筹兼顾,围绕“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结合宁夏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强领导,规范乡镇文体工作站(中心)和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建设;健全组织,加强农村体育社会团体和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教师在农村体育工作中的作用;注意正确引导,突出地方特色,抓好品牌活动,挖掘体育资源,创编新的活动项目,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简便易行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完善政策,搞活开发,促进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
2006年10月,区体育局全面总结了四年来“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工作,表彰了先进,提出了进一步实施工程的意见。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要求和这次局长会议精神,全面组织和开展好“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网络的建设力度,不断深化“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抓好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升级换代,在加大密度,提高档次,增加项目,搞好服务,抓好典型,培育品牌,加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步伐。
加大密度,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对农村体育场地建设、设施器材配置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步向自然村延伸;
提高档次,就是要逐步提升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器材配置的标准和等次,分期分批硬化具备条件的篮球场,逐步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准;
增加品种,就是要在总结前四批“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符合农村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健身项目;
搞好服务,一是就地就近为县区、乡镇、行政村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才;二是经常开展体育科技下乡活动,指导开展县区、乡镇、村的社会体育活动;
抓好典型,就是要重点抓好特色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之乡”、“农民篮球明星队”评选命名活动,定期召开农村体育工作总结表彰会,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推进工作;
培育品牌,就是要把每四年一届的“全区农民体育节”办成农村和农民的盛大节日,积极挖掘推广经济便捷、科学健康的“沙上运动”和宁夏地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断拓展发展农村体育的新路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事业迎来了大挑战、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我们将牢记历史责任,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抓好、抓实、抓到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用农村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贡献,向党的十七大献礼,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历史答卷。
(责任编辑:斯汤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