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训练要成绩,这是足球场乃至整个体育界的一条铁律。
又是一年冬训时,正在备战新赛季的足球将士们目前境况如何?还是每天一万米、雪碧瓶、狗吠声声与之为伴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后的第14个年头,记者来到了近年来颇受足球队青睐的海口金鑫足球训练基地。
仅三四天的采访,一种感觉强烈地冲击着记者的大脑,物质和环境上的改变都相对容易,而精神和思维层面的改变却真难。
体能测试老外窃笑
记者每天都要观看球队训练,但这种“观看”真得很折磨人,因为每天的训练内容大同小异,视觉上极容易疲劳,记者都这样,球员们何尝不是如此呢?25日上午,当再一次见到中甲哈尔滨毅腾队主教练王洪礼时,他很诧异:“你还待这儿干吗?”言外之意是如此枯燥的训练没啥看头儿。
事实上,球队准备期的训练一向枯燥乏味,这很正常,但角度和目的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读。刚结束不久的YOYO体测便是最典型的例证。24日下午,在深圳队的训练场边,4名队员被教练谢峰拉出来专练YOYO。记者看到,其中两名队员“步履维艰”,但其中一位还在央求谢峰在随后的体能补测中给自己报名,谢峰劝阻了他的这一想法,“你还是好好练吧,这次去了也没用。”此时,另一球队的两名黑人外援恰巧路过,看着累得龇牙咧嘴的深圳球员,两人笑开了花。这个名叫体测的东西,像极了周星驰式的无厘头———相当搞笑。
从海埂的12分钟跑到如今的YOYO体测,形式改变了,但核心内容却没有变,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个标杆,决定球员命运的不是他们在场上的实际效用,而是这个标杆或者说是手中的秒表。
练的不打打的不练
随着首次YOYO体测的结束,在金鑫基地的七八支队伍都进入到技战术演练阶段。技战术含量高了,每天的教学比赛也逐渐增多,看的记者眼花缭乱,但在球队的主教练眼中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25日深圳队与延边队的比赛中,场边的一位主帅告诉记者:“在场上比赛的这些队员都是刚从二队上来的,联赛时他们打不上。”
“练的不打,打的不练”,这和十多年前的海埂集训还是一样,在各队主教练的心目中,球队的主力总是那十三四条枪,别人都不好使。但眼下的尴尬是,球队的主力都被国字号球队调走了,而职业队真正的技战术训练很难展开。
在金鑫集训的中超球队,每一支队伍都有国字号球员,他们一走,对各自的母队不敢说是伤筋动骨,至少在训练质量上还是打了折扣。
国家队、国奥队的海外拉练,在金鑫基地不乏抱怨和无奈,因为在国外,很难找到像中国这样国字号球队长期集训、忽略地方队利益的一种模式,而记者也注意到,国脚郑斌上周四回到武汉队后,队内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以联赛为本发展中国足球是中国足球界的共识,但在具体执行上却常常背道而驰。
这是什么素质
十年磨一剑,这样一句励志的话语用在中国足球身上显然并不合适。在金鑫基地,各队的竞技水平虽参差不齐,但他们的文化素质还是大同小异,与10年前相比,没有本质的提高。
25日下午的一场教学比赛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镜头,一名外援主罚前场任意球时,稍微向前移动了一下皮球,主裁判要求他把球摆回原来的位置,老外没动,主裁张嘴就是一句“傻×”,双方立刻起了争执。由于没有专职裁判,当时的主裁判由两队之中的一位教练客串,教练员的口中都这么不干不净,球员们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样的镜头让人心中添堵,事实上,这样的场面在金鑫基地很常见,任何一场教学比赛中,你都能听到队员们随口而出的“脏字”。
(责任编辑: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