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晨
Q:“现在还有人叫你神奇小子吗?”
A:“没有,我已经不是小子了。每次听到都觉得很尴尬。”
Q:“为什么?”
A:“我觉得自己很普通。”
Q:“现在已有人继承了这个称号。
A:“对,所以我的感觉好多了!”
这段既有趣又极富象征性的对话,来自一位女记者对香港球员傅家俊的采访。读到这段话,我不禁想起了丁俊晖(丁俊晖博客,丁俊晖说吧)自传《一杆到顶》中的描述:05年的生日,丁俊晖挺进中国公开赛决赛,主办方举行了一场小型生日会,傅家俊非常高兴地将“神童”的称号送给了丁俊晖。
“神童”的称呼只是一个名词,本身并无褒贬之色,但是放到复杂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之中,却往往引起诸多误解乃至误读。所谓“捧杀”到“棒杀”,大致也是走的这条路线。古有伤仲永,现有早期“神童班”,处在外界误读下的“神童”的自身命运,往往也从最初的风光无限,幻化到后来的黯然神伤。
我不太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绝对天赋异秉的“神童”,即便有,那也是亿万人中寥寥数人。更多的还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将自己的先天素质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一次和丁文钧先生聊天,我说丁俊晖成功的关键不是他,而是你老丁,你们两位加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成绩,因此丁俊晖之路不可复制。老丁同意我的观点,但他最后补了一句,“我只是外因”。
这句很哲学很唯物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更坚定了我的观点:这世界上没有神童这种人,只有“神童”这顶帽子。由此我也相信,傅家俊把这顶帽子“击鼓传花”给丁俊晖是非常英明的举措。借用最近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说法,“解套”啊,“出货”啊,傅家俊真是相当的聪明!傅家俊把“神童”的称号解套之后,逐渐走出了很长时间以来的低迷,并在去年打进了世锦赛的半决赛。
为了丁俊晖的长远发展,我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再把“神童”这顶帽子戴在他的头上。一来,丁俊晖已经过了20岁生日,标标准准一个青年了,何“童”之有?二来,这顶帽子太容易惹事,也容易引起惰性、迷茫等等人性弱点,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三来,所谓“神童”的下场,大都并不太好,我们当然希望丁俊晖能最终成为世界冠军。
丁俊晖自己对于“神童”的解释,非常的“魔鬼词典”。他告诉央视《人物》栏目的记者:所谓神童,就是“有神经病的儿童。”当然,神经病大可不必,小丁可以赶紧在更年轻的一代中发掘人才,找一个小小丁出来,然后把“神童”的帽子原物奉送。
《泰晤士报》“按照惯例”把丁俊晖称为“中国神童”,他们还认为丁俊晖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缺乏斗志。 丁俊晖的父亲丁文俊一直不喜欢媒体给儿子戴上“中国神童”或“台球神童”的“帽子”...
2007-04-24 09:04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