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员进京疗伤,下基层选拔苗子,马不停蹄地工作让姚景远和记者的约定一再推迟。本周二,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辽宁首位奥运冠军姚景远终于挤出时间做客本报QQ吧,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姚景远似乎意犹未尽……
割虎口——手变长——成绩飞升……1974年的一个夏天,这一组公式在姚景远脑海里反复出现,他的脸上没有疼痛,只有兴奋。
但一个小时后,姚景远通过手术增加手长的幼稚想法被教练紧急叫停。教练被他的执著感动,和他一起研究出了一套空前绝后的握力训练法。
十年后,他举起了当年想都不敢想的320公斤(抓举142.5公斤、挺举177.5公斤)重量,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拿到了第六枚奥运金牌,也是家乡辽宁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为长手险些割虎口
天生神力的姚景远身体结实、柔韧性好,跟头翻得尤其好。因此他最先进体校时练的是体操,和后来的世界冠军李月久是队友。但后来,举重队教练一眼看中了他。1973年,15岁的姚景远背着一床被子来到了南湖大院。“手小,还会长嘛!和身高一样。”当初看到姚景远的一双小手,教练是这么想的。但两个月后的测试结果,让教练和姚景远心里都凉了半截——手没长!手小,越来越成为姚景远成绩提高的瓶颈。“那段时间,我像着魔一样,脑子里就想着怎么长手。”
一开始,姚景远想到的是最直接的方法——抻。他白天就左手抻右手,右手拽左手;晚上睡觉前用纱布绑住手指头,另一端系在床头上抻。这一折腾不要紧,第二天醒来,手疼得不会动弹了。
后来,有一个绰号“孙大胆”的孙大夫,帮他想出了一个也足够“大胆”的创意:割虎口。所谓虎口,就是拇指和食指之间皮肉连接的部分,有些弹钢琴的人为了增加手指跨度就曾动过这样的手术。
听了“孙大胆”的建议,姚景远兴奋得一路小跑去找教练汇报。这个大胆的“创意”可把教练吓坏了,严令姚景远不许胡来:“你是举重的,靠手的力量吃饭,怎么能和人家弹钢琴的相比?胡闹!再说,万一手弄坏了,找不到对象怎么办?”“那我就不搞对象了!”姚景远的回答很“冲”。
一个运动员为了事业,不惜割坏自己的手,可以不搞对象……姚景远的这种执著让教练感动了,开始和姚景远一起寻找训练手的办法。
“小手”终成“鹰爪王”
手小,抓稳杠铃就需要比别人更大的力气。于是,他们放弃了寻求“长手”的偏方,从最根本的力量训练入手。不久,教练想到了绝招。
从那时起,只能在马身上看见的勒马肚兜出现在了姚景远腰上,里面兜着10公斤的杠铃片,一吊就是一冬。一个冬天下来,他的举重成绩提高了整整20公斤。
这样的特殊训练让姚景远开了窍。他顺着这个思路又自己“开发”出不少练手部力量的器械。
一开始是因为马匹用的肚兜经受不住更大的重量,他索性借用排球网下面的铁链子,穿上杠铃片系在腰间。铁链子当然和肚兜不一样,不久他腰部就脱皮了,勒出了道道血痕。
后来,他在大院的废品堆里发现了一件“宝物”——一件胳膊粗细的铁棒。再后来,他用的是更难抓的铅球。
这些方法的组合运用,让姚景远的成绩飞涨。1978年,全国纪录被他压在杠铃下。1979年,他进入国家队,当然,没忘了带着自己的“宝贝”——铁链和铁棒。后来训练时,队友们见识了他带到国家队的“武器”。听了他的故事,队友们都被感动了。
“景远,这么多举重冠军里,你是最不容易的一个!”昔日队友、现任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马文广带着敬佩的口气对姚景远说。马文广后来还写了一篇文章,用姚景远如何苦练的故事来激励运动员,题目就叫《手的塑造》。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姚广安采写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