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是人类自己的一首赞歌。速度和力量,象征着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和特征。而与速度和力量相对应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这个宇宙最基本的特征。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顾拜旦在重访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后,开创了现代奥运会。
在现代奥运会创立的前后,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射箭、拳击……等现代体育项目相继问世。但所有这些项目的基础,都与人的田径素质有关。已经有太多的这样的故事,一个优秀的足球、篮球运动员有很优秀的田径素质:阿根廷“风之子”卡尼吉亚、巴西后卫卡洛斯都有很快的百米跑速度,甚至像NBA巨星乔丹那样接近2米的身高,据说也有很好的百米跑速度。1982年世界杯亚军德国队中的左后卫布里格尔,当年曾练过十项全能。曾夺得过重量级拳击世界冠军、2.13米的俄罗斯人瓦卢耶夫,高而不笨,也得益于他曾练过铁饼。
中国运动员中,郝海东就是因为曾夺得过青岛市少年百米跑冠军,而被当时的八一少年队教练刘国江一眼相中。孙继海英超全面与欧美非洲球员抗衡,其优秀的身体素质也得益于其练过十项全能的老爸的遗传。据说,连中国女子射击运动员、奥运会金牌得主杜丽,开始也是因为在田径上有优秀表现而被挑选去练射击。而其他许多项目,甚至像跳伞、自行车等,一开始挑选运动员也都从田径素质挑起。
而基础的基础,则必须从学校抓起。小学、中学、大学,学校是开展田径运动最好的地方,学校里有最基础的人群,最优秀的人才,最完备的设施,最完备的教练、师资、裁判等。这也像是一棵大树的树干,一个人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打下基础,然后再去从事专项研究和工作。一个人在中小学、大学打下良好的田径基础,无论是与健康、健身,还是继续发展其他项目,都非常之重要。
在大学也开始尝试建立高水平的运动队后,中国的大学更是承担了双重任务。既要全面的发展基础,也要出最高水平的运动员,还要出既有高水平文化素养、又有高水平比赛成绩的运动员,大学田径实际上还是一座桥梁,架起沟通高水平运动员和普及之间的桥梁,沟通金字塔尖和底座之间的桥梁。
“这座桥梁中间还有巨大的裂缝,这座桥梁应该打造得更坚实”,这是一个多月前我去采访完北京市高校田径运动会后的感受,“学校田径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因为它是基础中的基础。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