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崭新的转会行动总能让人们联想起球队昔日的荣光,而能和昔日球星产生对比也是新加盟的球员能够尽快融进球队,成为球迷宠儿的方法。
亨利VS克鲁伊夫
当亨利到达巴萨后,最让人兴奋的一刻不是诺坎普3万名球迷迎接亨利,而是亨利举起巴萨14号球衣的一刹那。
14号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属于克鲁伊夫的号码,他在阿贾克斯和荷兰国家队就是穿着这个号码“飞翔”。而克鲁伊夫无论是当球员还是当教练,都给巴萨创造了最辉煌的时代,伟大的“梦之队”就是克鲁伊夫一手缔造。因此他的球衣就像圣殿战士的铠甲,不是每个后辈都有胆量接手的。
让亨利达到克鲁伊夫的高度有点不切实际,但法国人也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接近这一标准的球员。两人被认为具备超过常人的速度。不过克鲁伊夫说:“人们老说我是多么的快,但他们都错了。我没那么快,但我总能早于我的对手几秒钟启动。因此,你应该说我‘看上去’快,一切都源于洞察力。”同样对于速度的解释,亨利也是认为自己的速度源于提前判断。
更加接近的观点是射门,亨利在英超打进过各种各样的球,突破巧射、任意球、远射、头球,而且他总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射门,很多媒体认为亨利也浪费了很多机会。对于射门,克鲁伊夫的理解看上去是在为亨利开脱,荷兰传奇认为前锋要敢于尝试,射门起码比浪费时间的横传强很多。
尽管亨利的踢法不像小小罗、伊布那么“酷”,但亨利比较务实的球风让他在得分和助攻两项指标上都超越他人,而亨利惟一要适应的就是,无论在法国国家队、摩纳哥还是阿森纳,他都是442阵型的双前锋之一,而老克是442阵型的坚定反对者,“442缺乏足够的三角短传”。
从外形角度上看,亨利和克鲁伊夫毫无相似性,但两人对足球的理解和实践却有着惊人的巧合。下赛季身穿14号球衣奔跑在诺坎普的那个家伙是长着克鲁伊夫的心脏和大脑的法国人亨利。
克洛泽VS盖德·穆勒
拜仁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肯定是“轰炸机”盖德·穆勒,贝肯鲍尔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拜仁今天拥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穆勒和他的进球”。
在他之后,拜仁一直希望能够引进一位穆勒风格的中锋,而这个赛季引进的克洛泽已经被球迷贴上新穆勒的标签。克洛泽的确在风格上很像前辈,始终待在禁区里,门前嗅觉非常灵敏,弹跳力惊人,头球出色。
盖德·穆勒出道时的身材被拜仁教练嘲笑是举重运动员,长到最后也只有1.74米,但他强悍的弹跳能力让他总能比对方后卫先顶到皮球。克洛泽身高1.82米,但在德国巨人如林的足球氛围中也是一般身材,不过克洛泽也和穆勒一样弹跳惊人,经常能力压将近两米的对手头球得分。
两人最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他们看上去都显得有点笨拙,穆勒过分茁壮,而克洛泽犹如火柴,但两人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非常好,空中飞行铲射,小范围转身摆脱都是特长。
苏亚佐VS马丁斯
直到今天,国际米兰的球迷仍然在怀念那个能连续做7个空翻的尼日利亚“闪电”马丁斯。尽管在离开国米时痛哭一场的他今年也只有23岁,但出自国米青年队的他却是“老国米队员”。而这个赛季,国米引进的洪都拉斯前锋苏亚佐再次让人想起来了球场上那道“黑色闪电”。
在目前的国米官方论坛里,世界各地的球迷都在热情讨论着苏亚佐和马丁斯。从特点上看,两人都是以速度著称,马丁斯当年是国米速度第二,仅次于队副科尔多巴,而苏亚佐是快速反击第一好手。在绝对速度上比较,当然是爆发力惊人的马丁斯占优势,但苏亚佐速度也很快,曾令三名米兰后卫联手拉都拉不住。
除此以外,苏亚佐在很多方面都强过马丁斯。比如苏亚佐更愿意和队友配合作战,而这恰恰是马丁斯最被批评的地方。苏亚佐可以打中锋,也可以打边锋,而马丁斯只能在中锋位置上发挥得更好,在兼容性上小马比老练的苏亚佐差很多。另外,作为前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分效率,这也是小马和苏亚佐最大的差距,几乎每个赛季苏亚佐都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进球,巅峰状态下打进过22球,这还是在卡利亚里中场队员的支持下,如果换成国米的中场,得到伊布、斯坦等人的传球,进球更加容易。小马得分效率很低,几乎没有赛季打进过两位数的纪录。
而且苏亚佐几乎是全才,他的直接任意球也屡屡得分,他所缺少的只是空翻。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