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伦杯亚军到八国赛垫底
在南非八国赛上,今年的土伦杯亚军中国国奥队遭遇了一场未胜、排名垫底的尴尬。一个月的时间出现了如此大的反差,人们不禁要问:国奥到底怎么了?这样的不佳战绩到底是将球队打回“原形”,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锋线缘何不进球? 4场比赛打进1个球,这样的纪录无论怎么看都是难以让人满意的,尤其问题还出现在国奥队身上,要知道,杜伊就是以攻势足球起家的。
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国奥队的进攻,难道这支球队也已经陷入“锋无力”的怪圈了?
进球不是一个算术问题,在一个进球后面,往往有着多种因素。需要看到的是,国奥队虽然提倡进攻,但是从今年1月份以来,球队的进球效率就不是太高,只有在陈涛、姜宁等人发挥出色的时候,才能掩盖这一现状。但近来密集的赛程安排却令国奥队的核心队员状态下降,从土伦杯到联赛,再到南非八国赛,留给杜伊调教队伍的时间并不多,留给队员们休息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在南非,国奥队平均一天打一场比赛,还要面临着诸多客观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国奥的前锋队员成为进球机器,并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更何况,随队征战八国赛的4名前锋中,姜宁状态不佳、郜林和姜晨在俱乐部鲜有上场时间,吕征在山东鲁能同样不是前锋,只进1球确实尴尬,但这正是目前国奥队的现状。
主力组合成鱼腩? 虽然有6名国奥主力缺席本次八国赛,但相比土伦杯来说,这已经是国奥队“相对完整”的阵容了。外界对于国奥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大多数主力缺阵的国奥能在土伦杯上获得好成绩,但等到很多主力回归之后,国奥队却沦落为鱼腩?”
在土伦杯期间,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曾经说过一句后来被圈内人士诟病的话:“我还以为是主力部队来了。”但这句话确实可以说明问题——出战土伦杯的队员大多数是球队的替补,或是“边缘队员”,为了能争取到主力位置,这些队员表现出的积极性自然比所谓的“主力”更高。
还需要指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多名主力回归国奥队,但周海滨、冯潇霆等关键位置球员的缺阵也制约了国奥队的发展——如果他们长期不能和球队一起比赛,那么杜伊的战术思想肯定会大打折扣。
国奥惯吃红黄牌? 在与科特迪瓦队的比赛中,国奥队吃到了3张红牌。姑且不论其中是否有裁判的因素在内,从欧洲拉练到现在,国奥队员因为红黄牌造成的战斗减员已经不少,杜伊应该对这个问题警觉。
在亚运会的比赛中,国奥队领到两张红牌,欧洲拉练时同样如此,球队在土伦杯上吃到一张红牌,在八国赛中,则有4名队员染红。这种领红牌的效率在任何球队中都算是高的,深究其原因,除了队员们年轻气盛外,恐怕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也是罪魁之一。众所周知,中国裁判在本国联赛中缺乏权威,几乎所有队员都敢对裁判的判罚指手画脚。这种不尊重裁判的习惯被带到国际赛场,结果可想而知。同时,来自球队的压力也令很多国内裁判在有意无意间放松了执法尺度,但这种做法并没益处,只能招致中国球员在国际赛场上的“高效染红率”。攘外必先安内,中国足协也应该再次整顿国内足球环境了。
晨报记者 周萧
国奥队球员(左)与科特迪瓦队球员拼抢。新华社记者 袁晔/摄
(责任编辑:斯汤达)